{{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本書收錄游靜三十年來於報章雜誌上所撰寫的文化政治評論。本書中論及諸種被殖的症狀、政策的短視、官員的語言偽述、文化的的排他性與市場化、資助機制的不透明與失效、對教育的不義、對情色與性別的規訓等鍥而不捨的叩問,似乎經過時間的濾鏡,也未完全褪色,反而可能為這些今天社會上顯而易見的問題,提供一種歷史的向度。

本書所有文章均曾在報刊發表,而不少這些報刊,如《快報》、《打開》、《公正報》、《電影雙週刊》、《音樂一週》、《年青人週報》等,都早已關門大吉;今天的《信報》、《明報》、《星島日報》、《號外》等,與文章發表時的對比起來,只剩下刊物名稱相同了。在編輯過程中盡量追溯及提供原稿出處,讓讀者更了解行文出發時的脈絡。這些寫作脈絡,也非常具體地決定了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如〈一個故事〉的1989年6月、〈我呢個我〉的1997年6月等;報刊文章的即時性,也決定了行文的關注與語氣。也許這就是歷史。


作者簡介:

游靜,喜好游動,性別、年齡不定。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學士、紐約社會研究新校媒體系碩士、倫敦大學媒體藝術系博士、夏威夷大學性別研究博士後、紐約惠尼藝術館獨立研讀課程畢業生。現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三十年來為大小報刊寫下多種文化評論。為免被舉報送院隔離,惟有同時創作詩、散文、電影等。
  
著有文集《另起爐灶》、《裙拉褲甩》。評論集《性政治》、《性∕別光影:香港電影中的性與性別文化研究》。電影劇本《好郁》。詩集《不可能的家》、《大毛蛋》等。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Mor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