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發掘香港1919至1941年間,印行於雜誌、報章副刊及單行本之小說。
二十年代香港文學新舊交替,白話小說的內容與技巧雖仍處於摸索階段,卻沿此開發出奇異多元的創作實績。其中可見私小說式的文人感懷、城市感官的印象速寫、社會低下階層生活之刻劃;不少作者更通過現代小說此一有待定義之媒介,或深入人際關係、情感愛慾的幽微處,或重塑社會道德價值、性別身份,大膽新穎之想像,未必不及後來者。三十年代末至香港淪陷前,不少內地知名作家短暫來港,固然予本地文壇以啟發與示範,但亦同時成為主導聲音,文學創作與急迫的政治局勢漸見無可分割,早期香港新文學的活力反倒有所減退。
為存香港文學草創時期之豐富面貌,本卷收入作品既有出於成名作家侶倫、謝晨光、張稚子(張稚廬)等,亦不乏被時代遺忘之無名作者。
本書特色:
(1) 本書編選原則、方法和體例嚴謹,除參考趙家璧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體例合編為12卷外,並盡量結合香港獨有的文學特色,兼具廣闊的包容性,亦與目前各地出版的各種文學大系的體例及規模相符,適合圖書館、各相關文學團體及研究機構典藏。
(2) 本書編輯委員會、顧問團均為香港知名學者及作家,極具代表性。
(3) 本書是研究香港文學的必備工具書。
作者簡介:
謝曉虹,香港科技大學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博士。現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師。獲第十五屆台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2004年度香港中文文學獎小說組冠軍。個人首本小說集《好黑》獲第八屆中文文學雙年獎首獎。香港文學雜誌《字花》發起人之一。近期作品有合著小說《雙城辭典》、短篇小說集Snow and Shadow(Nicky Harman 翻譯)。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