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版本隨機出貨]


有一次,陪友人參觀故宮,從西華門進,先看武英殿,然後沿著還沒有開放的外西路,參觀了慈甯宮、慈甯花園、壽安宮、雨花閣,然後順著三大殿外的紅牆,走到太和門前,目睹太和殿的雄渾壯麗,再穿過協和門到達東路,拜謁文華殿裏的文淵閣,然後沿紅牆走到箭亭,穿過一片廣場,向東進入甯壽宮區,抵達東北角的乾隆花園和景陽宮……漸漸,我發現,在我心裏,這居然成了一條約定俗成的線路。足以向遠來的友人們展現故宮的神秘魅力。我相信它穿越了一個朝代最「隱秘」的部位,直指它秘而不宣的核心。


當我寫完這部書稿,檢視目錄時,心裏不覺一凜,因為書中的線索居然與上述路線完全相合。我保證這並不是刻意而為的,但下意識裏,那條路或許早就潛伏在我的心裏,等待著我去辨識、認領。宮殿內部道路無數,那條幽深婉轉的路卻像一條彎曲的扁擔,挑起一個王朝的得意與失意、生離與死別,所以,我從一開始就迷上了它,它引誘了我,完成了這本書。我用這本書引誘更多的人,讓他們即使在千里萬里之外,也能感覺到這條道路的存在。


正像《故宮的風花雪月》談書畫,卻不止於書畫,書畫只是我窺見歷史與人性的一扇視窗,本書談故宮建築,亦不止於建築,因為建築也不過是歷史的容器,在它的裏面,有過多少命定、多少無常、多少國運起伏、多少人事滄桑。在寫法上,依舊算不上歷史學術著作,充其量是談人論世的歷史散文而已。只不過這種歷史散文,是建立在歷史研究的基礎上,也借鑒了諸多他人的成果,否則,這樣的歷史散文就成了沙上建塔,再美也是靠不住的。



作者簡介:


祝勇,作家、學者、藝術學博士、北京作家協會理事。現供職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駐校藝術家,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已出版主要作品有:《血朝廷》《紙天堂》《辛亥年》《故宮的風花雪月》等,《祝勇作品系列》由東方出版社出版。主創歷史紀錄片多部,代表作:《辛亥》。先後榮獲中國電視星光獎、金鷹獎、十佳紀錄片獎、學院獎等諸多影視獎項。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Mor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