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一則兩百年的康巴傳奇。
繼《空山》、《塵埃落定》、《格薩爾王》後,
阿來另一部非虛構歷史故事巨著。

在我的少年時代,家鄉有喜歡顯示英雄氣概的男子會在腰帶斜插長刀一把,牛皮作鞘,刀出鞘,寬約三四寸,長二三尺,寒光閃閃,刃口鋒利。在我家鄉方言中,此刀就被稱為夾壩。夾壩,就是劫盜,「游俠」是他們對於自己生存方式的定義──阿來

在藏地,受清廷分封的世襲土司,其轄下藏民得負擔無償兵役與勞役,並上繳糧食產品,還得應付需索無度的駐藏官員,物資匱乏。在今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古稱「瞻對」,藏語原義「鐵疙瘩」。這裡的康巴人,與拉薩藏人不同,其性格剽悍善戰,男人們以劫掠作營生。

從清朝盛世乾隆時期的班滾、嘉慶時期的洛布七力、道光時期的貢布郎加到紅軍時期青梅志瑪,兩百年的歷史,豪雄四起,搶奪牛馬財物,控制川藏交通,無視噶廈政府。小小一隅邊疆小域,成為統治者食不下嚥、如鯁在喉、名副其實的「鐵疙瘩」。

瞻對邊疆小地,屢次震驚天朝,一開始總是小事:強取清廷糧餉,劫掠官方文書。朝廷派兵鎮壓,幾次纏鬥,其中故事曲折離奇,放火燒寨番酋詐死,娶妻嫁女壯大勢力,誘奪侄兒印信,間諜滲透,四方土司傾軋爭鬥,將官謊報戰功,丟官喪命……

小說家阿來,親赴康巴走訪昔時故跡,搜集官方史料,結合民間傳說、寺廟記載,訝於史料的戲劇性遠勝小說。西藏問題從何而來?如何演變?這不僅是一則兩百年的瞻對戰爭史,「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些偶發事件,對今日漢藏關係有極大的啟發與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阿來,藏族,生於四川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及社長。一九八二年開始詩歌創作,八○年代中後期轉向小說創作。二○○○年,其第一部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為該獎項有史以來最年輕得獎者及首位得獎藏族作家。二○○九年三月,當選為四川省作協主席。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蘑菇圈》,長篇《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瞻對》,散文《大地的階梯》等。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Mor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