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在冷戰陰雲籠罩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因特殊的殖民政策而游離於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政治之外。放逐於政治意識形態邊緣的香港文學,不但生長出不同於中國現代文學敘事傳統的城市文學,更在此一失落與追尋中逐漸完成一套極富特色的文學/藝術敘述模式,而這套敘述模式的起點,正始於五六十年代風行一時的現代主義思潮與文學實踐。

本書從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入手,以社團整體訴求為經,以崑南、王無邪、葉維廉、李英豪、蔡炎培等藝術家前後的境遇、經歷及創作為緯,編織第一代本土作家以來,「現代主義」與香港文學建構的譜系。本書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以史料實證觀點,揭示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這一當年香港最重要的文學團體,與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流變之關係,填補了香港現代主義研究之空白。

鄭蕾之作,優異之處不在於理論工具和學術語言的純熟操作,這是寫過博士論文都不難掌握的初等技藝。鄭蕾讓她的書寫「在地」,讓「筆墨」與「地方」同感懷、同省思,才值得珍視。這應是我城「抗拒遺忘」的浩大工程所亟亟需求的。
──陳國球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講座教授)


作者簡介:

鄭蕾,嶺南大學中文系博士,現於香港浸會大學任職講師。從事香港文學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料研究,研究成果散見於《東華漢學》、《文藝理論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魯迅研究月刊》等刊物。曾主編香港現代作家作品選集《崑南卷》。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2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3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