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自我、存在、死亡,差不多所有中西哲學家在過去二千多年都關注這些問題,也是海德格和勞思光在他們的早期哲學著作中共同反思的課題。本書分兩部分,上半部探討海德格的早期思想,包括《存在與時間》的「此在」、無標題前言、哲學的開端及海氏哲學於漢語世界的譯著與研究;下半部通過比較勞思光與海德格討論人的有限性、自我價值、對死亡的態度等,讓讀者對這兩位二十世紀哲學家有更深入的認識。
作者簡介:
張燦輝,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及大學通識教育主任。主要研究現象學、西方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等等。 任教中大哲學系多年,規劃通識課程「與人文對話」、「與自然對話」,引導年輕學子思考生命,皆在校園引起熱烈迴響。
著作有《人文與通識》《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將上下而求索:給明慧的二十封信》(與周兆祥合著)《追憶與遺忘——對終極的沉思》(與趙茱莉合著)《攝相現象學》《異域》《生死愛慾》等。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MoreText') }}>
現象學與人文科學 No.7 胡塞爾--從邏輯到歷史
劉國英,張燦輝
現象學與人文科學 No.6梅洛龐蒂:以人文科學改造現象學專輯
劉國英,張燦輝
悟死共生——死亡之哲學反思
張燦輝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
{{ items.name }}
{{items.author}}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2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3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