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文學的表現在於語言,語言之於作者,猶如刀劍之於武者,但它到底是一種工具而不是目的,文學不應孜孜於修飾文辭,單以機巧為尚,它更應指向改變個體以至社會的局限,至少作為一種改變的能量,使微小的個人,那怕只是一種情感,也趨向於更大範圍的超越。

——陳智德

本書收錄四十七篇散文,分為四卷。卷一「啟悟之源」懷想敬慕的老師和前輩,卷二「方外同途」問道於同輩的文友,從他們的行止和著述中,標示出文藝所能達致的感悟,也渴求呼喚共同的路徑;卷三「這時代的文學」圍繞「香港文學」而發,當中有時代回溯、個人追憶、今昔反思和焦慮,可體會到作者長年仰視的文學理念;卷四「茶與書」以淡甘如茶的閒談開始,嘗試歸結談話,也藉以抒解卷一至卷三散發的若干鬱結。作者或抒懷或議論,文字蘊含煥發、感悟和超拔的力量,透過跌宕的思索、知性的筆觸,點染著今昔生活的種種。


作者簡介:

陳智德,台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碩士及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古文獻資料庫研究計劃」助理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網站計劃」副研究員等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香港文學、中國新詩、中國現代文學,亦從事文學創作,2012年獲選為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之香港作家,2009年起參與陳國球教授主持之「香港文學大系編纂計劃」,擔任副總主編,2015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藝術家獎(藝術評論)」。著作有《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愔齋讀書錄》、《抗世詩話》、《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另編有《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文學史料卷》、《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葉靈鳳卷》、《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等等。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香港散文12家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Mor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2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BookMedia_tips3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