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收錄敦煌的經變畫共8種,其中包括在全中國為孤例的經變。本書介紹的經變涉及孝道、行善積福、佛教戒律,又有詼諧生動的鬥法場面,以及為武則天稱帝造勢的大幅經變畫面。內容豐富而珍貴。


內容特點:


1. 收錄與孝行有關的報恩經、父母恩重經、目連變,與福報有關的福田經,與佛教戒律有關的戒律畫和梵網經,此外,還有與武則天稱帝有關的寶雨經,與俗講變文有關的勞度叉鬥聖變。畫面美麗,內容豐富多姿。


2. 透過和經變畫出現的時間及流行情況,分析由北朝到宋元1000年間的孝道、行善、守戒、民間信仰和娛樂等的起伏興替。


3. 由報恩各經、福田和戒律畫,充份見出儒佛合流、佛教信徒的守戒行善要求的歷史潮流,是中國思想研究的重要材料。


4. 勞度叉鬥聖變及目連變涉及變文、變相和戲曲的關係。勞度叉鬥法與西遊記鬥法如出一轍,目連變和宋以來影響極大的盂蘭節演目連戲的風氣有關,是中國俗文學和戲曲愛好者的寶貴參考圖像。


5. 寶雨經變全中國只有一幅,具見武則天托稱月光天子化身的真像,是見證唐代女主政治的罕有資料。


前言

敦煌石窟反映的倫理思想


本卷內容包括8個經變,即勞度叉鬥聖變、福田經變、報恩經變、父母恩重經變、目連變、寶雨經變、戒律變、梵網經變,分佈於敦煌石窟中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五個廟石窟,涉及這些洞窟中的51個窟,64鋪壁畫。這些經變數量不一,多者幾十鋪,少者一二鋪,其中福田、寶雨、梵網等幾鋪經變是中國石窟寺中罕見的。它們面積大小不同,或為整壁通繪,或為一邊一角。據以繪畫的文獻不同,有經文,也有變文;有些經文是具有明顯傳統文化內容的疑偽經,或以這些經文改編、演繹的變文。它們的出現或是一定時期佛教思潮的反映,或與當時政治、思想領域的鬥爭有關,或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產物,揭示了不同時期佛教傳播的情況,在敦煌壁畫中有重要的位置。這些經變的主題思想不同,有的講佛弟子與外道鬥法,有的宣傳佛教戒律,但較多壁畫的主題都是弘揚佛教的報恩思想的,所以,本卷以《報恩經》冠名。


印度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報恩思想有相同之處:父母有養育恩德,必須知恩報恩。印度佛教認為父、母的恩重是永遠無法報答的,供養父母可獲大功德,成大果報。報父母恩的唯一方法是向他們教導正法。中國傳統的報恩思想以孝道為中心,對父母恩德的回報,表現在孝道上。而祭祖又是孝道的重心。《禮記》曰:“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又曰:“孝子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通過祭祖來尊親教孝,“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祭祖的根本意義就是為了生者。為甚麼那麼重視孝呢?《禮記》曰:“夫祭,教之本也;外則教之以尊君,內則教之孝其親”。這是說教忠必自教孝始,教孝則賴於祭祖。祭祖是養親的繼續,是孝行的基本。


印度佛教的報恩思想與中國傳統孝道有相近之處,因而一拍即合,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報恩思想,中國佛教報恩思想又結合了佛教本身的福田功德思想、因果報應思想。總之,融通儒家倫理道德思想,以孝道為核心,是中國佛教報恩思想區別於印度佛教報恩思想的根本特徵。然而佛教對父母的報恩之行,又非僅像傳統的侍奉及滿足父母;修福田、造功德,使父母能去惡行善、皈依三寶、奉持五戒、壽終之後生於天上,才是最大的報恩行為。


本卷的經變涉及以下幾類:


一類是宣揚孝道的。即報恩經變、父母恩重經變、目連變、福田經變。《報恩經》、《父母恩重經》、《盂蘭盆經》以及由《佛說盂蘭盆經》演繹而來的《目連變文》,都是宣傳忠孝、報恩思想的,揭示了佛教與中國倫理道德的關係,是佛教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附會、調和、融合儒家倫理的產物。《報恩經》宣傳的報恩思想,就是上報三寶(佛、法、僧)恩,中報君親恩,下報眾生恩。報恩經變就是根據歷史條件的需要,選繪了以忠孝、報恩思想為內容的經品畫。《佛說盂蘭盆經》、《父母恩重經》講孝道中的報恩之行,能使父母敬信三寶,奉持五戒,並在七月十五日,以盂蘭盆施佛及僧,能報父母恩。父母恩重經變描繪了父母的養育恩德和報恩之行。目連變描繪了地獄的種種恐怖,目連為報母親的哺育之恩,下地獄尋母,使傳統的孝道戰勝了佛教的輪迴報應。《福田經》翻譯時,中國思想領域正在爭論神滅和神不滅、因果報應和反因果報應(這實際上是佛教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論戰)。東晉慧遠將佛教因果報應思想與傳統的福罪報應、神明不滅思想結合,力圖完善道德架構。北周、隋代繪製的福田經變,就是這種因果報應、功德思想的反映。在佛法中“報恩福田”為三福田之一。酬報恩德,可得福報,即酬報三寶、父母、國王等恩,即可得福德、功德。佛為大福田,父母為最勝福田。禮敬三寶,飲食眾僧,造像寫經,廣施眾生,既是報恩之行,也是為己修福田。


一類是宣傳佛教戒律的。有戒律畫和梵網經變。《梵網經》是大乘菩薩戒的基本經典,其內容不同於小乘律,出家、在家均可受持,是中國漢地傳授大乘菩薩戒的主要典據。梵網經變在敦煌繪製,說明大乘菩薩戒在敦煌有重要位置。經文中的傳統倫理孝道思想,宣傳“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在中國佛教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一類是佛弟子與外道鬥法的。敦煌石窟早期的勞度叉鬥聖變依據《賢愚經》繪製,由印度早期的《祇園圖記》演變而來。這一題材的出現,以及由須達佈金建精舍的主題向佛弟子與外道鬥法的主題轉變,與當時思想領域儒、釋、道三家爭奪主導權有關。歸義軍時期勞度叉鬥聖變再次大量出現,與這一時期從吐蕃手中收回河西的歷史事件有關,這表明佛教與政治的密切關係,依據《降魔變文》繪製,則揭示了佛經、變文、變相三者的關係。經變,亦稱變或變相,在敦煌莫高窟中就既有“報恩經變”的榜題,也有“報恩經變相”的榜題。敦煌壁畫中的經變,大多是依據佛經繪製,但也有少數依據由經文改編的變文繪製,如本卷的勞度叉鬥聖變、目連變。變相和變文為當時佛教宣傳的兩種方式,故不僅題材相同,且往往配合運用。勞度叉鬥聖變、目連變對中國文學、戲劇的發展產生了影響,為此後小說、戲劇創作所借鑑。


還有一類與政治有關。佛教在中國,常常出現王朝利用佛教和佛教依賴王權的現象。唐重譯、篡改《寶雨經》就是佛教附會政治,也是武則天利用佛經為稱帝造輿論。寶雨經變描繪菩薩拯救人間苦難的情景,武則天被打扮成菩薩的化身。


敦煌藝術到歸義軍時期雖已衰退,但是勞度叉鬥聖變和報恩經變在藝術表現上卻有很大的突破。勞度叉鬥聖變都是通壁的恢宏巨製,雖然根據變文繪製,但並不是簡單的圖解,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構圖藝術;並不是按照變文的敘事程序來安排,而是將變文的人物、情節打散重組,編到一個二維空間中;並且充分利用對稱、對比的藝術手法,將畫面的動與靜、人物的恐懼與鎮定結合,增強了畫面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創作出情節曲折生動、性格突出、情趣幽默、喜劇意味濃郁的作品。在這一時期的敦煌壁畫中獨具一格,從題材到藝術均為衰退時期的敦煌壁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報恩經變的創新主要表現在構圖上,此題材以序品和4個經品畫為主,經品畫的故事性很強。在構圖上,正中繪說法圖,下部正中的序品是該經的經旨,起了點題的作用,經品畫分佈於四角,這一構圖將說法圖和經品畫有機結合,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壁畫。


勞度叉鬥聖變、報恩經變、父母恩重經變,從近代開始至今,研究日趨深入,學者從歷史、佛教、美術、文學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見解,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福田經變、寶雨經變、戒律變、梵網經變、目連變的內容,80年代以來,才研究清楚,豐富了中國佛教史、美術史的寶庫。以往的研究有的著重畫面與經文、變文的對比考釋,或從藝術的角度研究,而忽視了這些題材出現、變化的歷史背景。有的則只是單一經變題材的研究,而不能將同類題材或宣傳同一思想的經變,進行歷史、佛教、美術的綜合研究。本卷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系統、綜合地研究這些經變,並將圖片資料彙集於一書,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考察,讓讀者可以看到印度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撞擊,以及印度佛教中國化、民族化的不同斷面。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