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原典】

 

粵若稽古一,聖人之在天地間也二,為眾生之先三。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四,知存亡之門戶五,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六,而守司其門戶七。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八。變化無窮,各有所歸九。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十,校其伎巧短長。

 

【注釋】

 

一、粵:句首語助詞,表莊重。若:沿著。此指上溯。稽:考察。

二、聖人:《鬼谷子》中所言「聖人」有兩種含義,一種指古代有所貢獻、有所創見的大智大勇之士,一種指當代精於縱橫權術的遊說辯士,與儒家所言「聖人」有別。此句中的「聖人」當指前一種。

三、眾生:泛指萬物生靈。此處特指民眾。先:先知先覺,指能夠預測事物發展動向,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的人。

四、命物:意指抓住事物本質,表述事物名稱和性質。

五、存亡之門戶:指世上萬事萬物生成、發展滅亡的關鍵所在。

六、朕:指可以觀測到的事物發展形跡、徵兆。

七、守司:把握,掌握。

八、其道一也:即言自古至今,聖人的做法、目的都是一樣的。

九、各有所歸:即言事物的發展變化皆有一定規律可循。

十、權:權變。此指事物可以變化、可讓人施術變動其發展方向的成分。能:能力。此指事物保持自己的不變性從而按自己的固定軌跡運行的能力。

 

【譯文】

 

先讓我們來考察一下歷史吧。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聖者生活在人世間,之所以成為芸芸眾生先知先覺的導師,是因為他們能夠透過對世界上萬事萬物陰陽、分合變化的觀測,揭示它們的本質屬性而替它們立一個確定的名號,並洞曉其生成、發展、滅亡的關鍵所在,追溯事物發展的歷史過程,預測其結局,還能洞察世人的心理變化規律,及時發現世上事物、人事的發展徵兆,從而把握其關鍵所在。所以,聖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從古到今,其遵循的規律都是一樣的。由此而論,世間事物雖然變化無窮、紛紜萬端,但皆有其自身的本質特徵與發展規律:或歸於陰,或歸於陽;或以柔為特徵,或以剛為特徵;或以開放為主導,或以閉藏為主導;或鬆弛不固,或緊張難入。因此,聖人在處理世間事務時,總是善於發現事物規律,把握事物關鍵,考察事物的發展過程,揣度、研究事物可變性和不變性以及事物應變能力的強弱,因才而用、取長補短、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

 

【以史為鑑】

 

司馬懿活用泥魚戰術

在中國古典文獻中曾描述過一種特殊的魚,雅號「泥魚」。牠也屬於魚類,自然也棲息在水中。每當遭遇大旱災時,其他的魚類都在拚命地尋找賴以存命的水,可惜到最後,很多魚兒還是難逃一劫。

 

此時的泥魚卻毫不慌張,牠們悠然自得地觀察著四周,找到一塊足以長期容身的泥地,就把自己整個身體都鑽進泥裡,就像冬眠的動物一樣一動也不動,這就是牠們所採取「闔」的戰術。由於泥魚具備這種特殊的生存本能,最厲害的是牠能夠一直這樣維持達半年之久,因而能夠逃過一劫生存下來。

 

隨著自然界春夏秋冬、陰晴雲雨的變化,老天終於降下了傾盆大雨,江河水滿,此時泥魚迎來了牠們的黃金時代,就又採取「捭」的姿態,從泥裡鑽出來,在水裡不亦樂乎。而此時其他的魚幾乎已經死光了,這些魚的遺骸轉而變成了泥魚的食物,泥魚因此獲得了很快的繁殖,儼然成為河川裡的統治階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人也應該學習泥魚的這種隨著時機的轉變而有捭有闔、有顯有藏的生存祕訣。當一個人得勢時,似乎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夠順利完成的,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反之,在失勢時,什麼事情都不順心,越是努力,事態彷彿越是惡化,此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泥魚戰術啟示我們,在面臨不利於自己的形勢時,越發不能心浮氣躁,亂了章法,而要沉著冷靜,遵循「闔」的祕訣,以強韌的意志、堅定的信念打持久戰,本著勇往直前的精神繼續前進,渡過難關;而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有利於自己的黃金時代一定會到來的,那時再採取「捭」的戰術。下面再看一個歷史上純熟運用泥魚戰術的典型事例。

 

西元二三九年,魏明帝病逝,其養子齊王曹芳即位,年僅八歲,宗室皇親曹爽和太尉司馬懿遵照遺詔共輔朝政。曹爽其實並無軍政才幹,但由於是皇親國戚,自小出入宮廷,很得明帝寵愛。他與何晏、李勝、鄧颺、丁謐等人結成所謂的「浮華派」,終日清談玄理,而且還要專斷朝政。這當然就與三朝元老、年高望重的司馬懿產生了齟齬。於是,曹爽奏請皇帝調任司馬懿為太傅,而按當時的制度,太傅雖然位居上公之列,但卻是掌管文官的,而太尉則掌領軍隊、手握兵權。曹爽此用此計是想將司馬懿明升暗降,藉此奪了他的兵權。司馬懿見此情形豈能不知曹爽心裡打的什麼如意算盤?因而上書稱自己年老多病,乞望退職閒居。得到批准後,遂閒居在家,從此也不問朝政,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也終日無所事事。

 

曹爽擔心司馬懿是表面上裝病,其實暗裡隨時準備反撲,便趁黨羽李勝調任荊州刺史之機,暗遣他去向司馬懿辭行,以便察看其虛實。司馬懿聽說李勝來了,馬上裝出大病在身的樣子,叫侍婢攙扶著出來會客。李勝拜見過後,說:「我就要去荊州任刺史,特地前來向太傅辭行,不料太傅您舊病復發,且如此嚴重。」司馬懿故作糊塗地答道:「我年老枕疾,朝不保夕,恐怕以後相見的機會微乎其微了。君此去并州,那裡臨近胡人,要注意守備囉!」李勝聞言趕忙糾正道:「我此行是前往荊州,而非并州。」司馬懿佯答道:「噢,君是方到并州。」李勝再一次糾正道:「是去荊州。」這時司馬懿這才像明白了一些的樣子,答道:「我年老意荒,不解君言。如今君為荊州刺史,盛德壯烈,好建功業。」說著指口言渴,當侍婢端湯餵他喝時,又因顫抖弄得滿身都是湯漬,哽咽了一番才說道:「我怕活不了幾天了,兩個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訓導他們,如若見了曹大將軍,千萬請他幫忙照顧照顧。」說罷便示意侍婢扶他進屋,而且倒在床上大聲地喘息起來。李勝見司馬懿神智不清,語言錯亂,彷彿行將就木,便向曹爽報告說:「司馬公形神已經離散,只是一具苟延殘喘的屍體,不足為慮了。」曹爽聞之大喜,放下了對司馬懿的戒備之心。

 

其實,司馬懿只不過是精心設計用假象騙過了曹爽的耳目,暗地裡卻安排自己的兒子司馬師任中護軍,掌握了一批禁衛軍,又蓄養心腹三千多人,隨時準備發動政變。不久,適逢皇帝要去城外拜謁明帝陵墓,曹爽等朝廷大小官員皆一齊護駕前往,司馬懿見時機成熟,立即率領家兵、家將,迅速控制了都城,並脅迫皇太后要曹爽交出兵權。曹爽一夥被一舉剪除,魏國軍政大權被司馬氏父子獨攬。到了西元二六五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遂廢元帝曹奐自立為帝,即晉武帝,建都洛陽,國號晉,是為西晉。

 

司馬懿此舉,可謂深諳泥魚戰術的精髓,與鬼谷子的「捭闔」之術一脈相承,終於謀得了天下。

 

本書特色

 

亂世進取之學術,亂世發跡之學問

經天緯地,研習者常建奇功偉業

 

● 謀略佈局之法

● 經營管理之道

● 識人面相之術

● 處世應對之機

● 言談辯論的技巧

● 權謀策略的智慧

 

■ 原文與註解同時呈現,讓讀者深刻體會《鬼谷子》的奧妙與智慧!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本書的編排方式以摘取原文的精華部份,逐字逐句的翻譯,並且結合當代事例;同時,於書末收錄《鬼谷子》的全文與譯文,讓讀者可以體會數千年前中國人的謀略與權術之精髓,進而對於自己的人生,有更完善的規劃與安排。

 

■ 被稱為智慧禁果的東方神秘之書!

當代縱橫家美國原國務卿季辛吉說自己是「鬼谷子的學生」。

 

德國歷史學家、社會政治學家史賓格勒高度評價了鬼谷子的思想:「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對歷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對當時外交技巧的掌握,必然使他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並強調了它在當今國際競爭中的借鑑意義。

 

在日本,不僅早就有了「縱橫研究院」,且自稱「鬼谷信徒」者甚眾。著名學者大橋武夫曾把一本《捭闔術》的影印本稱為「祕書」而逐字翻讀,並用現代日語將之寫成「大橋派鬼谷子」。

 

在東南亞諸國,近年來也紛紛設立了相關的研究機構,興起了「鬼谷學」,菲律賓還辦有相關月刊,設有「鬼谷子學術獎金」。

 

■ 《鬼谷子》:一本天下人為之追捧的謀略奇書!

首先,它全面總結了縱橫遊說之術,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且展現了縱橫家的整體風貌,是戰國縱橫家唯一保存至今的理論專著;其次,它提出了不同於儒家、道家、法家等其他學派的政治哲學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獨樹一幟;再次,它開創了中國的遊說修辭術;最後,它曾被人們從不同的角度與層次去理解或運用,對政治家、宗教家、軍事家、術數家等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重要影響。

 

在當代,它則稱得上是一部在軍事、外交、商貿、公關等領域裡影響深遠的雄辯大全、智慧寶典,對我們的影響可謂是全方位的。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Mor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