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本書為著名中國近現代史研究專家楊奎松教授關於知識分子、特別是歷史學者如何評價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文章合集。全書共收錄四篇文章。第一篇為代前言,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引出對特殊年代漠視人權現象的反思,進而引出全書主題。第二篇《歷史研究中的人性取向問題》是全書的中心論點,提出看待歷史人物和歷史問題的根本標準應為「人性」,歷史學本質上是一種「人學」,其任務是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特有的人文關懷和現實關懷,歷史學家尤其應該「講人性、重人道、倡人權」。第三篇《愛「國」還是愛「人」》是一個具體事例,通過論述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所面臨的共同選擇難題,提出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是以人為本的,即始終堅持人性的標準,而不為民族主義的悲情或亢奮所左右。第四篇《如何認識歷史人物的「歷史問題」》是另一個具體事例,以美國2017年的「夏洛茨維爾事件」為例,指出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漸進的,歷史人物無法脫離其所在的歷史時空,我們既要認識到歷史人物的局限性,也要看到其積極的歷史作用,絕對不能因其時代的局限性而用現代社會的價值尺度去完全否定他們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uit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