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20世紀中國,風起雲湧的漢字革命是一個幾被遺忘的重要歷史事件。這場革命與新文化運動和白話文運動伴生同行,在廢除漢字的號召下,試圖在中文土壤里移植拼音字母系統、拼寫大眾聲音,被理解成激進且進步的文學與政治革命之有機組成部分


本書以語音中心主義內部的辯證關係為切入視角,討論漢字革命的發生、變異和中止,追索漢字革命在與文學革命的合流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變異。趙元任、瞿秋白、許地山、晏陽初、葉聖陶、陳夢家、唐蘭等語言學家和文學家,以各自的背景和立場,廁身於這場“革命”中,他們不同的“拼音化”實踐,讓對“聲音”的追尋,融入了漢字羅馬化、漢字拉丁化、五四白話話語、語體文和新形聲字等不同形式的語言文字策略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漢字革命的訴求,也與20世紀中國民族革命的緊張進程相呼應、重疊,與民族救亡、抗日戰爭、掃盲運動和大眾教育勾連了起來,呈現出左翼的氣質。最終,漢字革命在‘反殖反帝’的全球背景之下暫時落下帷幕,而基於漢字小學傳統而充滿后結構理論批判力的“漢字書寫學”(Chinese Grammatology)也正在此刻應運而生。



作者簡'介

鍾雨柔,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長聘副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專業(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比較文學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博士)。研究興趣包括書寫系統與技術、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比較文學、文學與媒體理論。

{{ isMor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Hide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Show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Buy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