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光聖經--環境光的分析、捕捉與思考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麥可.弗里曼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甘錫安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大家
2015年12月02日
ISBN:9789869203937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攝影師之眼》系列最新力作
56種光線、116種變化的完整剖析

包羅傳統光線分類無法涵蓋的細微變化
專為攝影者設計的全新系統

過往攝影書常依照天氣狀況區分光線,並探討不同時段的變化與拍法,但這不是專業攝影師實際面對的情況。無論是連續數日晴朗或者狂風暴雨的日子,光線都會出現預料外的變化,不同攝影者依據各自的意圖與風格,也將採用不同方式因應。因此攝影者需要的不是氣象學式的分類,也不是單一美學目的的拍攝指引,而是一套豐富而精確的詞彙庫,用以辨識、描述各種可能短暫出現的光線,讓攝影者用自己的語法組成影像。

用設計原理拆解光線,開放式的決策與美學

麥可.弗里曼在本書中再次發揮《攝影師之眼》中的縝密分析能力,將各種環境光拆解為景框中的視覺元素,依據光線的方向、強弱、質地,以及陰影的清晰、濃淡與明暗對比程度重新分類,解說各類光線的形成原因與變化方向,並示範如何運用各種光影獨有的意境,使影像的情緒與內容完美契合。書中各章節都說明了拍攝前的決策與其他可行的方案,避免將所有讀者導向單一的美學結果。

等待/追逐/輔助,以簡馭繁的三大獵光策略

即使光線區分成非常多種,攝影者所採取的策略能簡單畫分為三大方向。跟隨本書了解環境光的成因與變化,就能判斷場景中的光影效果屬於可預期的常態或是意外狀況。本書將教導讀者如何等待可預期的光線,並預作拍攝規劃、又如何追逐預料外的光線,以及如何用最少程度的後製等干預手段,補足環境光的不足,讓影像更完美。


本書特色:

1. 以視覺設計原理分析光線,而非探討硬體操作參數,使用任何攝影器材或從事電影拍攝的人都可閱讀。
2. 將光線狀況細分為56類、116種變化,每種變化提供1幅以上實例照片,並搭配簡化插圖,幫助理解。
3. 不偏袒特定美學,從平板的硬調光到廣受歡迎的黃金時刻一律詳加說解。


作者簡介:

麥可‧弗里曼(Michael Freeman),是能拍又能寫的專業攝影師。

他擔任專業攝影師三十多年,足跡遍及五大洲,拍攝題材涵蓋亞洲建築、亞馬遜叢林及非洲部落民族等,領域包括當代藝術設計、商業攝影到影像特效。多年來,他在美國國立史密森尼研究所的科學人文月刊中擔任資深攝影師,也為Time-Life系列叢書以及《國家地理》雜誌拍攝許多作品。

他曾應出版社之邀撰寫及拍攝的書籍有百本以上。第一本自發撰寫的專業攝影用書《攝影師之眼》堪稱集大成之著作,在全球各主要語種均有驚人銷售,與系列續作《攝影師之心》俱為台灣近年來最暢銷之攝影書。


譯者簡介:

甘錫安,學業結束後由科學界踏入「譯文界」,現為專職譯者。曾擔任Discovery頻道與資訊雜誌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及《BBC知識》等雜誌翻譯。書籍譯作包括《愛因斯坦1905》、《攝影師之心》、《圖解達文西機器人》、《樂觀是一種選擇》等。

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台灣頭基隆,熱愛吸收各類知識,正努力朝「全方位譯人」的目標邁進。最大的心願是知識普及、人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