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評論卷二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林曼叔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6年02月05日
ISBN:9789620745119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梳理戰後文學評論發展,展現四○年代香港文學界的歷史風貌。

香港文學在1942至1949八個年頭,經歷了兩個歷史時期:淪陷時期(又稱日佔時期、日治時期,1942至1945年)和戰後時期(也即國共內戰時期,1945至1949年)。在日治時期,香港文壇隨著香港的淪陷而沉沒,戰後時期卻成為中國左翼文藝的陣地。

本卷所收集的文學理論批評文獻,分為五個部分:一,左翼文藝運動的開展及文藝統一戰線建立;二,對「反動文藝」的鬥爭;三,文藝大眾化與方言文學的討論;四,關於新詩創作的討論;五,文學批評原則與主要作品評論。論者均為著名理論家,有郭沫若、茅盾、邵荃麟、鍾敬文、馮乃超、周鋼鳴、夏衍、林默涵、聶紺弩、林林、秦牧等,展現四○年代香港文學界的歷史風貌。


本書特色:

(1) 本書編選原則、方法和體例嚴謹,除參考趙家璧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體例合編為12卷外,並盡量結合香港獨有的文學特色,兼具廣闊的包容性,亦與目前各地出版的各種文學大系的體例及規模相符,適合圖書館、各相關文學團體及研究機構典藏。

(2) 本書編輯委員會、顧問團均為香港知名學者及作家,極具代表性。

(3) 本書是研究香港文學的必備工具書。


作者簡介:

林曼叔,現任《文學評論》雜誌總編輯,長期從事寫作和編輯工作,曾在巴黎第七大學東亞研究中心進修。曾任《展望》、《南北極》雜誌編輯,《觀察家》、《文學研究》主編。著作有《聞一多研究》、《評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中國當代作家小傳》、《中國當代文學史稿(1949-1965大陸部份)》、《文學歲月》、《風雨當年(短篇小說集)》等。編有《解讀高行健》、《寒山碧作品評論集》、《司馬長風作品評論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