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941: 恥辱倒計時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
堀田江理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16日
ISBN:9789620756351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本書從日本的角度分析突襲珍珠港事件前八個月的歷史細節,審視整個計劃的決策過程。作者描述了日本政府和軍隊在1941年面臨的兩難處境。日本自1937年入侵中國後,耗盡人力和有限的資源,經濟也每況愈下。日本的政治階層在是否繼續擴張主義的問題上嚴重分裂,甚至在軍隊高層中也不乏質疑者,軍方強硬派內部也有人認為如與美國開戰,將必輸無疑。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軍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要將自己的國家和人民置於不必要的危難之中呢?
通過深度剖析許多迄今未公開過的日文第一手資料,書中逐一刻畫這些將國家引向災難的存疑者、謀劃者和所謂的愛國者的動機和作為。作者筆下的是一個很少被投去關注目光的戰時日本政治困局,而這一條通向恥辱的道路必將重構我們對於太平洋戰爭的認識。
【推薦】
“有關珍珠港事件的著作,可說車載斗量,惟對日本何以在入侵中國四年後突然轟炸美國本土的深層原因,史學似交白卷。本書首度根據許多迄今未公開的日文原始資料,作深入剖析。”──《信報財經新聞》創辦人林行止
“作者以一種快節奏的,令人信服的方式勾勒出了日本通向珍珠港的道路。她描述了在太平洋危機重重,需要用決斷的行動來維繫和平的時刻,悲哀的國家領導人如何陷入無止境的內部爭執。這是一個關於自我幻想、不負責任和愚昧無知的故事,日本甚至至今還沒有完全擺脫這些問題。”--哈佛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哈佛大學賴世和日本研究所所長(1991-1995)入江昭
“作者揭示了日本在襲擊珍珠港之前的幾個月中,異常的意識形態和軍事困境……生動的刻畫了當時嚴重分裂的日本領導層中各個關鍵性人物……以審慎且公允的立場詳細記述了各方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和國內戰略背景下的談判和爭執的內容。”--《紐約客》
作者簡介:
堀田江理(Eri Hotta),生於日本東京,先後在日本、美國和英國接受教育。任教於英國牛津大學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專攻國際關係。 曾任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的研究員。 現居美國紐約。另著有《泛亞洲主義與日本的戰爭:1931-1945》 (Pan-Asianism and Japan’s War 1931-1945) (2007)。
譯者簡介:
馬文博,1983年生,2005年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隨後在新華社多個部門任記者和編輯工作,長期關注國際問題研究。2008年至2010年在埃及開羅駐外,曾深入中東地區戰地採訪。2010年至今在新華社參考消息從事翻譯工作,翻譯國外各大報刊、智庫文章,累計翻譯字數160多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