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樂系列套書(3冊)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楊照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07月07日
ISBN:4711225318363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聽!楊照談弦外之音
為什麼莫札特不哀傷?貝多芬如何創造出令人瞬間落淚的音符?
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又如何呼喚出體內的上帝與魔鬼?
讓楊照告訴你,50首經典曲目耳熟能詳的音符下,
那些你未曾細究、卻穿透靈魂的聲音……

「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機會。」

「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呈現給大家。」——楊照

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五○首經典曲目,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浪漫精采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氣勢澎湃的交響曲。他透過長年累積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樂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享受一方悠揚時光。


《想樂 第二輯》

你知道「安魂曲」除了莫札特外,還有幾位作者嗎?
最受李斯特熱愛的音樂主題,竟然是「魔鬼」?!
蕭邦為什麼只獨愛鋼琴?
當你最傷心、最難過的時候,該聽哪一首音樂呢?
一夜之間紅透威尼斯、人人都會哼唱的詠嘆調是哪一首?

如果你沒有聽過這些故事,也不曉得它們的典故,
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

在古典音樂的大海中,
楊照點亮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聆聽的方向

在上一回的《想樂》中,楊照介紹了自己最喜愛的五十首音樂,包括鋼琴獨奏曲與協奏曲、大提琴樂曲、小提琴協奏曲與交響曲。

這次他將觸角伸向更廣擴的音樂世界,替讀者帶來鋼琴怪傑李斯特的作品、可歌可泣的歌劇詠嘆調、精緻典雅的三重奏、悠揚繚繞的小提琴音樂與西方音樂的原點──宗教音樂。在他的筆下,音樂故事中的人物彷彿破紙而出,在讀者面前傾訴著當年的情景。

讓我們坐下來,跟著楊照一起走進這些音樂的故事裡吧。


《想樂》第三輯

透過音樂探觸靈魂,聽見人類文明中最複雜、最美好的聲音……
為什麼巴哈的作品留傳了兩百多年仍然經典雋永?
為什麼小提琴名家約夏‧貝爾在紐約地鐵站拉琴,卻少有人駐足聆聽?
為什麼幾乎所有知名鋼琴家,都可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弟子」?

楊照從歷史來看古典音樂,講述巴哈、莫札特、貝多芬、李斯特……等音樂家的故事,還原古典音樂風貌,探觸作曲家創作的靈魂,更用宏觀角度看待古典音樂數百年來的發展。他更教我們如何打開耳朵,訓練聽覺,反覆聆聽思索,重新認識古典音樂的精巧與美妙。


作者簡介:

楊照,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