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後 (高行健限量親簽精裝書盒典藏版,附DVD)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高行健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04月17日
ISBN:9789570845495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全方位藝術家、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最新作品
集繪畫、表演、攝影和電影於一冊
限量親筆簽名精裝書盒典藏版
隨書附贈《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DVD

高行健是國際著名全方位藝術家,他以作家的身分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0年代帶領中國現代劇場發展,而所繪的畫作,曾於法國阿維儂主教宮博物館等世界著名美術館展出。自2006年起迄今,高行健一共製作了三部藝術電影,不停的嘗試及突破創作的極限。《洪荒之後After the Flood》是高行健的第一本集繪畫、表演、攝影和電影於一冊的作品,同時收入繪畫及其他與「洪荒之後」系列相關的元素。

高行健在這本最新作品裡,表示人並非僅僅用語言思維,文學之外其他的藝術表現手段同樣也可以展示人的生存狀況,並賦予審美的判斷,藝術家的思考便寄托在藝術作品之中。這種審美判斷同訴諸語言的文學一樣,如此精微、深湛而強有力,人類生存的困境造成的悲劇與詩意同樣也可以得以體現。

自然和人為的災難喚起的恐懼與悲憫通過文學和藝術作品給人以解脫,從而達到精神的昇華,詩意便在其中。人面對死亡和不可知的命運,或依返宗教,或訴諸藝術,都是精神的需求。當代人的生活越益物質化,現實的功利無孔不入,精神的貧困成了普遍的時代病。詩意與美在當代藝術中缺席,人們已司空見慣。這本《洪荒之後》則是對精神、詩意和美的一個呼喚。

在歷經自然和人為的浩劫之後,人們重新喚起生命的意識,精神、詩意與美正象徵希望。


作者簡介:

高行健,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家、集小說家、戲劇家、詩人、戲劇和電影導演、畫家和理論家於一身。1940年生於中國江西贛州,1997年取得法國籍,定居巴黎。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和戲劇關注人類的生存困境,瑞典學院在諾貝爾獎授獎詞中以「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加以表彰。

他的小說已譯成四十種文字,全世界廣為發行。其劇作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頻頻演出。他的畫作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呈現一派內在的心象,在歐洲、亞洲和美國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已有七十多次個展。近年來,他又拍攝了三部沒有故事和情節的電影詩。

他的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法譯本曾轟動法國文壇,法新社評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的里程碑,現已譯成37種文字,全世界廣為發行。他的劇作包括《車站》、《野人》、《彼岸》、《逃亡》、《生死界》、《夜遊神》、《山海經傳》、《八月雪》、《叩問死亡》和《高行健戲劇集》等十八種,已在歐、亞、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頻頻上演,也是進入當代世界劇壇的第一位華人劇作家。他的文學藝術思想論著《沒有主義》、《另一種美學》、《論創作》、《自由與文學》,見解犀利,獨立不移。他的繪畫作品也獨具一格,將沉思、想像和詩意溶匯在水墨之中,呈現出超然幽深的內心世界,在歐亞和北美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舉辦了八十多次展覽,出版了三十本畫冊。

他還榮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文藝復興金質獎章、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獎、義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別致敬獎、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獎、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獎、盧森堡歐洲貢獻金獎;香港中文大學、法國馬賽—普羅旺斯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臺灣大學、臺灣的中央大學和中山大學皆授予他榮譽博士。此外,2003年法國馬賽市舉辦了他的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2008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高行健藝術節」,2011年德國紐倫堡—埃爾朗根大學舉辦了《高行健:自由、命運與預測》大型國際研討會。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_mor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