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者的日記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齊克果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商周出版
2015年10月01日
ISBN:9789862728819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齊克果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開創19世紀思潮,引領20世紀論辨
《誘惑者日記》是他的作品中唯一近乎小說體裁的寫作,
一部媲美《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愛情美學,品嘗精妙絕倫的文筆

愛情,說穿了就是一條誘惑的道路,
而在誘惑這門藝術上,奧妙太多太多!

齊克果在本書中巧妙安排了一段「無意間」發現友人日記的橋段,帶領讀者偷窺一段情愛追逐的戲碼,免除了窒人的道德包袱,看那誘惑女子的男人時而狂放激情、時而徹底臣服,但總是堅持愛情的美學。

關於純真,誘惑者說:
女孩在街角露出的笑靨,值得花上百來元;若只是在宴會上與她們牽個手,連十元都嫌多。

關於愛人,誘惑者說:
只愛一個女孩未免狹隘,每個女孩都愛又勢必膚淺。理解自己、盡力去愛,每一段愛都能得到獨有的養分和滋潤,而意識廣闊地擁抱她們全部──這就是享樂,是生命。

關於婚約,誘惑者說:
沒有訂婚不代表沒有心上人,訂了婚也不代表對方就在心上。

關於結束,誘惑者說:
每一段感情關係都要細細品味,直到能夠輕鬆地在心中找回當時的所有美好。

齊克果一生皆無法擺脫憂鬱,常借筆墨宣洩情感和際遇。主要著作《非此即彼》正是在講述他自己的生命經驗:他難以決定任何事,每當他決定要怎麼做時,另一個做法看起來就似乎才是對的。《誘惑者日記》則是《非此即彼》中最動人的部分,也是齊克果作品中唯一近乎小說體裁的寫作。

主角約翰尼斯是一位審美主義的典型人物,當他邂逅青春洋溢的少女寇迪莉婭,便被她深深吸引,於是千方百計設法偶遇她,以機智的言行吸引她,讓她自願付出情感。然而,從一開始約翰尼斯就不打算以婚姻作為這場戀愛的結局,他追求的是理想的愛,以及美的永恆,他厭惡庸俗的婚姻,想要保持純潔、真摯的戀情。

這一點與齊克果本人的經歷類似。他曾與一位女子相愛並訂下婚約,不到一年便解除婚約,齊克果曾說:「婚姻是大事,我不能馬上答應或是不答應。」結果他帶著這個問題,一路單身直至四十二歲逝世。

在這部作品中,齊克果以巧妙的情節,描寫一個愛情至上的人物,同時對於何謂美的生活有鮮明的描繪,也寫就了愛所帶來的感官和心靈的愉悅。其作品價值深受後代文學家與美學藝術家所認同。


作者簡介:

齊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1855),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是個憂鬱且多產的作家,曾被稱為「丹麥瘋子」,在他短短四十二年的生命裡,寫下無數的作品。

齊克果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神學學位,亦涉獵歷史、文學、哲學與心理學,因此他的作品涵蓋神學、文學批評、心理學和宗教學。他對當時的社會和基督教的改革提出許多針砭之言,對於哲學更有重大的突破性見解,尤其是對於黑格爾和浪漫主義的批評,為現代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也為聖經的角色賦予現代的意義,對二十世紀的神學和宗教哲學影響甚鉅。

齊克果也是個文思敏捷的詩人,他的日記成為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反諷的概念》、《恐懼與戰慄》、《非此即彼:生活片簡》、《生命道路的各個階段》、《對哲學片簡的非科學性的結論附語》、《愛在流行》、《死病》等等。(詳細介紹請見內文作者年表)


譯者簡介:

陳岳辰,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現任專業口筆譯者、大學兼任講師,並參與多款軟體及遊戲中文化專案。譯作有:《死亡之門》、《御劍士傳奇》、《非理性時代:天使微積分》、《非理性時代:渾沌帝國》、《非理性時代:上帝之影》、《無名之書》、《我無罪》、《無罪的罪人》、《原罪》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