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醫生的六堂人文課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尉天驄,張錯,白先勇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03月17日
ISBN:9789863206880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專業可以選擇,心靈卻不必局限,
品味人文和藝術,
所見世界將為之不同。

文學與藝術源於生活,也反饋涵養了生活,
透過六位大師的帶路解讀,堂奧之學也有雅俗共賞的一面,
懂得細微與精妙之處,生活處處皆是藝文美學。

臺北醫學大學以作家演講為主軸,針對旅行與飲食、文學與歷史、文化與藝術等六大主題,規劃一系列人文講座,看似獨立的主題,卻又能相互呼應,展現文學與生活的融合與滋養。

焦桐:味覺的土風舞
飲食不只是生理需求,也是一種審美品味。當美食搭上文字,彷彿享受一場雲遊各國般的味蕾盛宴,閱聽上的色香味,竟更能刺激著味蕾,進而提升對食物、美感的鑑賞功力。

鍾文音:在藝術行旅中遇見繆思
透過旅行自我成長、感受世界,鍾文音一步一印的深度文化旅行與其所擅長的書寫,呈現其多年來移動在各國異文化的美感衝擊與他鄉經驗,將心情的逃亡與放鬆,內化為對於土地的關懷。

尉天聰:從《水滸傳》談起
文學雖非歷史,卻能映射各時代的世情人心,尉天驄便是從世俗善惡與不同立場的認知切入,反思讀者贊同梁山好漢的造反行徑,卻對周遭的反社會行為持否定態度,呈現出文學的複雜性與歷史的真實性。

白先勇:從《父親與民國》到《止痛療傷》
父親的老照片,將抗戰與來臺後的心路歷程娓娓道來,課本上看不到的教材,搭配白先勇令人莞爾的註解,讓讀者可貼近民國的歷史。白崇禧將軍的一生見證了民國的誕生,也完成自己的信仰與使命。

鄭穎:《紅樓夢》與物質文化
飲食的講究,裝飾的華美,曹雪芹極盡奢華之描寫,透過諸多情節的細膩描述,雖未詳細著墨於面容與性格,卻能使讀者輕易勾勒出書中人物的模樣,如此筆法正是《紅樓夢》以事傳情,借物喻人的高明之處。

張錯:西方植物科學與十九世紀中國蓪草繪畫
中國作品強調植物不同時期的榮枯,正是歐洲植物學家的理想樣本,蓪草紙的工筆珍禽異草,是歐洲自然學家探索東南亞的見證。傳統工筆的深厚,揉合西方水彩的寫實,在科學研究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者簡介:

白先勇,1937年生,廣西桂林人,為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同時也是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戲劇家;台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文學創作碩士。1965年白先勇赴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中國語言文學,1997年該校圖書館成立「白先勇資料特藏室」,收錄一生作品的各國譯本、相關資料與手稿。近年投入愛滋防治的公益活動和崑曲藝術的復興事業,製作《青春版牡丹亭》巡迴兩岸、美國與歐洲,獲得廣大迴響。

尉天驄,1935年生,江蘇碭山人,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台;政大中文系畢業,曾任政大中文系教授、《筆匯》月刊、《文學季刊》、《文季》季刊、《中國論壇》主編。尉天驄現為政大中文所、台文所名譽教授,著作包括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評論集《文學札記》、《民族與鄉土》、《理想的追尋》、《鄉土文學討論集》(編著);散文集《天窗集》、《眾神》、《棗與石榴》、《歲月》、《回首我們的時代》等。

張錯,原名張振翱,當代詩人,廣東客籍惠陽人。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西語系學士,美國楊百翰大學英文系碩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系教授。曾獲臺北《中國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國家文藝獎、中興文藝獎。著作四十餘種,詩集即達十七種,近著有《雍容似汝》、《瓷心一片》等。

焦桐,1956年生於高雄,出版著作包括散文《我的房事》、《在世界的邊緣》、《暴食江湖》、《臺灣味道》、《臺灣肚皮》、《臺灣舌頭》、《滇味到龍岡》;詩集《焦桐詩集》、《完全壯陽食譜》、《青春標本》;童話《烏鴉鳳蝶阿青的旅程》;論述《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等三十餘種。編有年度飲食文選、年度詩選、年度小說選、年度散文選及各種主題文選五十餘種。2005年創辦《飲食》雜誌,並啟動臺灣的年度餐館評鑑工作,任評審團召集人。

鄭穎,1969年生,臺灣澎湖人。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著有《野翰林──高陽研究》、《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

鍾文音,淡江大學大傳系畢,曾赴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習畫,現專職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兼擅攝影,並以繪畫修身。曾獲中時、聯合報、世界華文小說獎、林榮三文學獎、吳三連文學獎等多項文學獎。周遊世界多年,有豐富的文化交流經驗,其寫作深入本土與異鄉,視野宏觀,文化觸角深遠。出版多部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及散文集,2006年以《豔歌行》獲開卷十大好書獎,2011年出版百萬字鉅作《臺灣島嶼三部曲》,已有簡體字版、日文版及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