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戰爭--還原被隱藏的真實(兩冊不分售)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洪維揚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遠足
2019年11月20日
ISBN:9789865080471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近代日本「建國」的統一戰爭◀

以薩長討幕派為首 對江戶幕府發動討伐

從京都南郊的鳥羽‧伏見、今日東京的上野、東北地區到北海道

成功將「天皇」權威推展至日本每一寸土地


本書《戊辰戰爭:還原被隱藏的真實》係暢銷歷史書作家洪維揚前作《幕末:日本近代化的黎明前》之接續作品。內容上起慶應三年十二月九日(格列高里曆1868年1月3日)小御所會議之後,下迄明治二年五月十八日(格列高里曆1869年6月27日)蝦夷政權總裁榎本武揚以下所有官員在蝦夷地向新政府軍陸軍總裁黑田清隆、海軍總裁增田虎之助等人降伏為止,前後歷時一年五個多月、共計五百四十二天。


本書以「戊辰戰爭」為題,即以這歷時一年多的一連串戰爭為主題,於第一、三、六、七、九、十、十二各章中,分別撰述戊辰戰爭中有名的個別戰役,而這些戰役甚少或幾乎未曾在以往的中文書籍中提及。除了第六、七兩章因配合敘述上的需要而調換章次外,大抵上按照時間發生的順序(或是多場戰役約略在同時進行)撰寫。


戊辰戰爭期間並非總是處在戰火之下,這一年多也發生不少外交、政治上以及區域性的事件,諸如神戶事件.堺事件、『五條御誓文』.『五榜揭示』.『政體書』的頒布、一般大眾耳熟能詳的江戶無血開城、奧羽越列藩同盟的締結以及蝦夷政權的建立,本書在個別的戰爭與戰爭之間穿插上述事件,除了這些事件對於明治時代的日本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外,更希望提供讀者多元的閱讀樂趣。


⊙是東軍vs.西軍,還是官軍vs. 賊軍?為戊辰戰爭中對立的兩方正名


在本書中除了引用的史料原文外,對於效命朝廷的薩長等西國諸藩不以「官軍」或「西軍」稱之,而代之以「新政府軍」。若以「官軍」稱之,則與之相對立場的就必須以「賊軍」稱之,這種二分法明顯帶有歧視意味,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不應沿用這種帶有歧視的字眼。在鳥羽.伏見之戰加入新政府陣營的大致上位在京都以西的諸藩,以「西軍」稱之並無不當。鳥羽.伏見之戰以後不少譜代或關東諸藩也加入新政府軍,此時再使用「西軍」這一名稱不僅不恰當,也會對讀者造成誤解,讓讀者誤以為新政府成員始終只有西國諸藩,作者認為「新政府軍」應該是比較適合的稱呼。


同理,除了引用的史料原文外,對於幕府勢力作者也不以「賊軍」稱之,而代之以「幕府軍」。不過,與新政府軍敵對的「幕府軍」成員較為複雜,一律稱為「幕府軍」顯然不符實際情況,因此作者在前述的第一階段稱為「幕府軍」,因為這階段與新政府軍作戰的勢力以幕府軍諸隊為主;第二階段與新政府軍作戰的勢力主要為奧羽越諸藩,由於此時已締結奧羽越列藩同盟,故以「同盟軍」稱之;奧羽越列藩同盟在第二階段結束前已向新政府降伏,「同盟軍」不適合用在第三階段,改以「蝦夷政權」或「幕府諸隊」稱之。


以下就請讀者諸君跟著這部著作,進入戊辰戰爭的年代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洪維揚


彰化縣人,東海大學歷史系、輔仁大學日本文學研究所畢業,博士班中退,目前於中部科大任教,不求聞達於各方,過著教書讀書寫書的愜意日子。


學生時代沉迷於【信長之野望】系列,從第一代到最新一代「創造」皆有涉獵,多數皆能沉浸其中,怡然自得。對日本歷史、文學、文化等領域頗有心得,偏愛司馬遼太郎、井上靖、吉川英治、津本陽、山本兼一、島崎藤村、志賀直哉、橫溝正史、高木彬光、內田康夫、綾辻行人等作家的作品。


著作有《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日本戰國風雲錄.群雄紛起》、《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日本戰國梟雄錄.西國篇》、《日本戰國梟雄錄.東國篇》(以上為遠流出版)、《一本就懂日本史》、《日本神話故事》(以上為好讀出版)等。


FB粉絲專頁:洪維揚

部落格:matsu0610.pixnet.net/blog

 

 

目錄

鳥羽.伏見之戰之卷


寫在前面


序章 開戰前夕(續)

――慶應三年十二月十日〜慶應四年一月四日――

1 小御所會議之後

2 慶喜決心開戰

3 近藤勇遇襲

4 江戶薩摩藩邸燒毀事件

豆知識 相樂總三及赤報隊的悲劇


第一章   鳥羽.伏見之戰

――慶應三年十二月廿八日〜慶應四年一月十日――

1 向朝廷提出『討薩之表』

2 阿波沖海戰

3 開戰前新政府軍及幕府軍的人員編制

4 小枝橋.城南宮、御香宮.伏見奉行所兩地開戰

5 征討大將軍出陣及錦之御旗

6 富之森與千兩松激戰

7 淀藩的倒戈

8 橋本.八幡之戰

9 陣前逃亡的慶喜

10大坂城炎上

豆知識 日本最早的軍歌『宮さん宮さん』


第二章 與外國人員的衝突事件

――慶應四年一月十一日〜二月廿五日――

1 神戶事件始末

2 堺事件始末

豆知識 觀看日本人切腹的外國公使


第三章 新選組的末日

――慶應四年一月六日〜三月十一日

1 近藤與甲陽鎮撫隊

2 迅衝隊的成立及其戰功

3 東征總督府的成立東海.東山.北陸三道鎮撫總督派任

4 甲斐勝沼之戰

5 新選組分裂

豆知識 板垣退助的誕生


第四章 新政府的基本國策『五條御誓文』、『五榜揭示』及『政體書』

――慶應四年二月三十日〜閏四月廿一日――

1 紫宸殿前向天地神祇宣誓

2 『五條御誓文』的由來及演變

3 反動的『五榜揭示』

4 制定明治新政府政治體制的『政體書』及太政官制

豆知識 大坂遷都論及大坂行幸


第五章 江戶無血開城

――慶應四年一月十一日〜四月十五日――

1 回到江戶後的慶喜

2 新政府軍開出的條件

3 西鄉與山岡鐵舟的會面

4 輪王寺宮公現入道親王、天璋院與靜寬院宮的救援

5 西鄉與勝海舟會面的真相

6 江戶無血開城的背後

7 新政府軍接收江戶城

豆知識 第十六代德川宗家當主德川家達


第六章 上野戰爭及彰義隊的覆滅

――慶應四年二月十一日〜五月廿四日――

1 彰義隊的成立及聚集淺草

2 開戰前的分裂

3 德川宗家移封靜岡

4 大村益次郎指揮下的上野戰爭

5 幕府殘餘勢力北遁

豆知識 適塾前後任塾頭大村益次郎、福澤諭吉


奧羽越列藩同盟之卷


第七章 宇都宮.今市之戰

――慶應四年三月十三日〜五月六日――

1 近藤勇斬首

2 市川.船橋及其後續的八幡.姉崎之戰

3 第一回宇都宮城攻防戰

4 第二回宇都宮城攻防戰

5 今市之戰

6 前進會津

豆知識 沖田總司的一生


第八章 成立奧羽越列藩同盟

――慶應四年一月十七日〜六月十六日――

1 玉蟲左大夫與萬延元年遣美使節團

2 奧羽鎮撫總督進入仙台

3 白石列藩會議

4 會津藩的軍制改革

5 奧羽鎮撫總督參謀世良修藏暗殺事件

6 會庄同盟到奧羽越列藩同盟

7 盟主輪王寺宮公現入道親王

豆知識 江戶改名東京


第九章 北越戰爭.庄內戰爭

――慶應四年四月十九日〜明治元年九月廿六日――

1 新政府軍進軍越後

2 小千谷會談

3 朝日山爭奪戰

4 西鄉吉二郎、河井繼之助戰死

5 庄內戰爭

豆知識 越後長岡藩家老河井繼之助


第十章 會津戰爭

――慶應四年閏四月廿日〜明治元年九月廿二日――

1 攻下白河城

2 鄰近諸藩的降伏

3 二本松少年隊的奮戰

4 佔領母成峠陣地

5 飯盛山上的悲劇

6 祐宮即位及改元明治

7 國破山河在……

豆知識 「北斗以南皆帝州」的斗南藩


第十一章 蝦夷政權

――慶應四年八月十九日〜明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1 榎本武揚艦隊北上

2 攻克五稜郭

3 平定松前藩

4 難以置信的意外

5 蝦夷政權成立

豆知識 蝦夷政權核心地五稜郭及建造者武田斐三郎其人


第十二章 箱館戰爭

――明治元年十月廿九日〜明治二年五月十七日――

1 列強撤除「局外中立」的過程

2 宮古灣海戰

3 箱館戰爭

4 制海權的喪失

5 一本木關門之戰

6 箱館總攻擊

豆知識 倖存至明治時代的新選組隊士們


結束語 戊辰戰爭結束後的處置

參考書目


 

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