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30個重要發明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池內了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04月01日
ISBN:978986942778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人類許多重大發明,竟源自某人的「不經意」﹖

今日看似平凡無奇的物品,卻是當初提升文明層次的轉捩點﹖

從30個發明,看見改變世界的關鍵力量!


生活在極度便利、舒適的21世紀,我們習慣每天使用電腦、時鐘、電話、餐具,行走在安全的「道路」、隨手可得的「紙張」,但它們是如何從無到有被發明出來的呢?這些在今日被視作「理所當然存在」的物品,又是如何扭轉人類食、衣、住、行,甚至思想、文化與生活品質呢?


■ 改變人類「活動疆界」的關鍵物品:船舶

船舶的發明,最早只是源自一個好奇心,人類想知道「水的另一邊有什麼」?

初期是運用樹木製成獨木舟,這是讓人類能「在水上行走」的簡便方法。後來船舶的原型不斷進化,從木頭一直到鋼鐵。藉著越先進的船舶,人類能無限跨越各疆界,把人類的「足跡」帶往更遠的邊境。


■ 改變人類「傳染病治療」的關鍵物品:盤尼西林

治療各種細菌感染的特效藥--抗生素,竟然是因為一個噴嚏發現的?

1921年佛萊明發現理應在培養皿全面繁殖的細菌,卻有幾處沒有。這才發現前幾天在實驗過程中有打噴嚏,而噴嚏的鼻涕與口水等飛沫造成細菌死亡,因而間接發現一種名為盤尼西林的細菌,可以用來對抗鼠疫、天花、結核病和流感等傳染疾病,大幅降低死亡率,拯救更多生命。


■ 改變人類「知識普及率」的關鍵物品:活版印刷

古騰堡因為看不下去修道士土法煉鋼的「手抄法」,而發明了活版印刷?

古代書籍是以「手抄本」為主,但是人力的抄寫體力有限,且常常會有筆誤等問題。於是,古騰堡充分發揮拉丁字母的特性,運用活版印刷,加速書籍的製作,使得知識「大眾化」,進而催生後世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等改變人類社會的重要運動。


■ 改變人類「商業模式」的關鍵物品:紙幣

以物易物不方便,硬幣又容易在鑄造過程造假,所以紙幣因應而生?

古代是由交易雙方自行決定商品價值,互相交換;但有時一頭牛無法與一公斤的鹽比擬,因此有了金屬「硬幣」,但是硬幣的重量又太重,且容易造假,因此中國宋朝在1023年發明了最早的紙幣「交子」。紙幣的出現,除了使交易過程更簡便,也賦予人類新的「信用」概念,改變金融市場的運作模式。


本書透過30個人類歷史上的重要關鍵物品,讓我們從中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因素或社會背景,造就這些物品「被發明」,而這些物品又是如何影響了過去,甚至可能進一步激發現今人類的創意,進而影響未來?「需要為發明之母」,或許,從歷史中找尋人類需求的蛛絲馬跡,即能激發未來更多的創意大發明。


本書特色


(1)淺顯易懂,搭配圖片與表格,讓讀者可快速梳理各式器物發明的演進。 

(2)依時間先後順序,從西元前6000年開始至20世紀,介紹人類最經典的30件關鍵發明。

(3)同步收錄物品發明的奇聞軼事,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輕鬆好閱讀。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理事長∣吳國俊

歷史作家‧補教名師∣陳啟鵬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陳登欽


「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平凡物品,盡皆蘊藏人類推動巨大文明的睿智;看似條理分明的科普知識,卻無處不是濃濃懷古的人文情懷。」——商周歷史專欄作家‧媒體採訪名師∣陳啟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監修】池內了


1944年出生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大學院理學研究科,為理學博士。現任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大佛次郎賞之宇宙國際賞選考委員。專攻宇宙論、銀河物理學、科學、技術、社會論。曾出版《科學思考及學習方法》、《科學的過去與未來》、《從零知識開始的科學入門》、《科學、技術與現代社會(上、下冊)》等著作(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編著】造事務所


1985年成立的企畫編輯公司,每年編著之單行本平均超過40冊。對歷史、文化、宗教等領域造詣高深,擅長編輯、撰寫包括從雜學到生活實用等書籍。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任職出版相關工作十餘年,於不惑之年重啟人生,旅居日本3年返台後,逐步實踐20歲時曾立下的夢想──專職翻譯工作。譯有《遺體》、《三星內幕》、《佛陀教你不生氣》、《淡定生活手帖》、《未來記憶成功術》、《體貼性愛祕技》、《蘇格拉底辯證交涉術》、《相信靈魂轉生,改變人生》、《改變人生的超速習法》等。


部落格:譯網情深blog.roodo.com/lovetomo

 

目錄

【前言】生活中每件日常物品,都是歷史

(1)酒                    (2)船舶               (3)車輪               

(4)文字                (5)時鐘               (6)玻璃

(7)鐵器                (8)硬幣、紙鈔         (9)道路

(10)紙                 (11)餐具              (12)羅盤

(13)橡膠               (14)槍                (15)火箭

(16)眼鏡               (17)航海圖           (18)活版印刷

(19)望遠鏡             (20)蒸汽機            (21)電池

(22)機器人               (23)鐵路              (24)炸藥

(25)塑膠                 (26)電話              (27)飛機

(28)盤尼西林           (29)半導體            (30)電腦


 

收回

 

前言


生活中每件日常物品,都是歷史


人類演化成能直立行走,至今大約歷經六百萬年的歷史。一開始人類從赤裸的猿猴為起點,只是將自然界現成的東西放入口中;不久後﹁巧人﹂出現,開始製作石器;而這是 兩百三十萬年前左右的事。從此以後,人類便開始持續不斷製造各式工具。


接著,當五十萬年前﹁直立人﹂出現,並開始用火,可說是人類歷史最早的能源革命吧?由於懂得用火,改變許許多多的自然物,也更有助於人類的生活。二十萬年前,出現 我們的直系祖先﹁智人﹂,發揮創造裝飾品及繪畫等文化才能。從此,人類不僅追求物質 面,也開始追求精神面的充實。


智人時代帶來的生產力革命,延伸出第一次農業改革(約一萬年前)、第二次工業革命(約三百年前),以及第三次的資訊革命(約四十年前)。同時,為了追求增強生產力及生活的便利舒適,更陸續發明許多改變我們生活的關鍵器物。我認為,以上這些都是藉由「地下資源文明」,也就是從地下挖掘化石燃料及礦物,再借助科學及技術的力量,有效加以運用而發展出多彩多姿的現代生活。


◎每件發明,絕非偶然


置身於這個時代的我們,站在時代的最高峰,我認為是時候回顧過往的足跡了;因為我憂慮人類是否會逐漸忘了前人勞苦的過去,只安逸於現在,進而喪失「創造力」。


生活周遭隨手可得的形形色色工具及用品,雖然看似理所當然,但其實都是基於各種「想像」及「需求」而產生,再經由不斷地改良而變得更便利、簡易與安全。有時甚至是因為新原理的導入而產生技術革新,翻開嶄新的一頁,不是嗎?


「需要為發明之母」當然是技術革新的契機,反之亦然,有時則因「發明為需要之母」,而不斷刺激欲望;除了戰爭促進了發明,甚至可能因 而產生「偶然力(serendipity)」,也就是意外的發現。


藉由回溯生活周遭器物的歷史,除了再次確認人類的想像力及意志力,也可以構思即來臨的文明;我認為「現代」正是最佳時機。


為此,本書列舉說明徹底改變時代的三十個關鍵發明,從西元前六千年誕生的酒,到四十三年前的數位革命等,透過認識不同時代背景的發明,或許也能逆向反映出人類經驗 過的一段歷史,進而創造更多﹁未知﹂的偉大發明。


沒有人類就沒有科學、技術,而人類沒有科學、技術也很難活下去。知道發明的歷史,相信一定能體會人類是多麼傑出的動物,共勉之。

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