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的興起──二次大戰前省港與海外舞台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伍榮仲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年09月30日
ISBN:9789888573875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這是第一部從社會史、商業史及文化史角度探索粵劇的興起、發展與傳播的著作。作者運用了第一手中英文材料和大量的學術論著,當中包括近年才被發現的檔案,以二十世紀初為焦點,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分三部分論述粵劇的發展過程。

粵劇原先以遊走方式,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農村市集和鄉鎮巡演,後來在香港和廣州兩地大受歡迎。進入城市後,不單與商人資本的介入與戲院之出現息息相關,更對城市戲班的組織與運作、舞臺演藝之風尚、星級紅伶的塑造、粵劇行會的架構等等,帶來劃時代的變化。自晚清始,國家意識日漸強烈,戲曲界掀起一股維新改良之浪潮;而「志士班」和曾經興旺一時的粵劇全女班,都先後對富於傳統色彩的廣東地方戲曲帶來衝擊。

作者同時描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伶人戲班透過移民網絡,散佈在東南亞和美洲的粵人聚居地的情形。這些地方一方面是粵劇演出之重鎮,另一方面是組織地區性巡演活動之聯絡、籌辦、集資中心。書中對於溫哥華的個案,對唐人街商人的熱情襄助、華埠大小社團之踴躍參與、粵劇融入僑社文化和社區活動等都有詳盡的討論。


作者簡介:

伍榮仲,香港出生,畢業於英華書院及香港大學,後赴加拿大卑斯大學深造,得博士學位。現於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校歷史系任教授,為該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並曾擔任研究生課程主任一職。專業為中國近代史,研究課題圍繞海外華人移民和文化認同等問題。近年開始有關粵劇歷史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與陳澤蕾重編、陳非儂口述:《粵劇六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2007);The Chinese in Vancouver, 1945-80: The Pursuit of Identity and Power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99);並參與《中國戲曲志:香港卷》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的編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