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百周年︰啟蒙、記憶與開新(上下冊)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孔令俐,王家琪,丘為君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9年04月21日
ISBN:9789888572922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五四」是近現代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歷史時期,大師輩出,言論百花齊放,北大和清華等院校,保守與革新,均能就國家的復興與現代化提出各自的見解,他們的所思所論對近百年的中國發展影響甚遠,有的議題即使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值得我們繼續討論與反思。

作為啟蒙的「五四」,百年來已是中國人的記憶,成為近代中國的文化符號。在深入探討和客觀反思的同時,更應注意「五四」開創的新思維、新事業和新方向。這個基礎是中國邁向新的百年的起步。

為了籌備和紀念五四一百周年,主編廣邀海內外學者撰文,就不同的角度表達對「五四」的見解。本書所收的四十多篇文章,分別來自不同地區和機構的專家學者,正好呈現了「五四」多元的樣相。按照文章的內容,粗略分為四輯︰一、五四新文化的反思;二、五四在各地的迴響;三、五四新文學和教育;四、五四人物與學派。既回顧了百年來的五四運動史研究,又論述了新文化運動如何開展,尤其是新文學及教育、學術方面的人物、學派和作品等;五四運動在各地的迴響,近如天津,遠至南洋,還有幾篇文章探討五四與香港的關係,反映了大家對這領域的重視,可以視為本書特色之一。

給每一個關心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人


本書特色:

香港「五四」百周年的紀念出版物中唯一一本具原創元素的論文集。
內容豐瞻,角度多元,作者涵蓋海內外,內容涉及宏觀的反思,也有微觀的人物、地方、學派、教育文學等方面的研究。

作為啟蒙的「五四」,百年來已是中國人的記憶,成為近代中國的文化符號。在深入探討和客觀反思的同時,更應注意「五四」開創的新思維、新事業和新方向。這個基礎是中國邁向新的百年的起步。


作者簡介:

周佳榮,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歷史系畢業,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曾留學日本, 專攻東亞歷史、明清學術史及近代中國思想史。任教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多年, 講授「中國文化: 傳承與變遷」、「北宋史家與詩人」、「明清史」、「明清小說與中國社會」、「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近代中國思潮」等科。現為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及近代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新亞研究所亞太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及導師。

區志堅,香港浸會大學博士,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教學研究及支援中心副主任。歷任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專上學院助理課程總監兼高級講師、香港警務處歷史學會顧問等,並為多間中學擔任中國歷史科及通識科專題研習顧問,為報刊撰寫通識教育專欄。著作有:《馬鞍山風物誌:馬鞍山礦業的盛衰》(合編)、《香港海關百年史》、《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合編)、《辛亥人物群像》(合編)及編著多本關於通識科──當代中國及今日香港、中國語文、中國歷史課題的教科書。

黎志剛,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學位。1992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中國第一間公司與政府:輪船招商局中的官僚、商人及其資源分配》獲頒美國經濟史學會(EHA)1993年度的亞歷山大·格申克龍獎(Alexander Gerschenkron Prize),該獎項專門用於獎勵最佳非美國經濟史研究的博士論文。先後任教于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新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現為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歷史哲學學院教授(Reader),與何漢威、陳慈玉等人共同發起、創辦「全漢昇講座」(2012)。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上海社科院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復旦大學上海史國際研究中心和孫中山博物館顧問以及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