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遼史補注一》、《遼史補注二》、《遼史補注三》、《遼史補注四》、《遼史補注五》、《遼史補注六》、《遼史補注七》、《遼史補注八》、《遼史補注九》、《遼史補注十》共10冊。《遼史補注(套裝共10冊)》是陳述先生利用碑志材料以及大量宋人使遼、使金的資料對《遼史》進行補注,成稿歷時數十年。其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正誤、補缺、補歧義、存類事。《遼史補注(套裝共10冊)》除了鉤輯資料、考訂史實,還爲《遼史》補「選舉」、「藝文」等志,同時增補140余位遼人傳記,並把古今解釋契丹語的有關資料匯集在一起,成「國語解補」,大大豐富了一向簡陋的《遼史》內容。
陳寅恪序
顧頡剛序
自序
序例
第一冊
陳寅恪序
顧頡剛序
自序
序例
第一冊
卷一 本紀第一
太祖上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下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上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下
卷五 本紀第五
世宗
卷六 本紀第六
穆宗上
第二冊
卷七 本紀第七
穆宗下
卷八 本紀第八
景宗上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
卷十 本紀第十
聖宗一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聖宗二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聖宗三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聖宗四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聖宗五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聖宗六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聖宗七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聖宗八
第三冊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興宗一
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
興宗二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興宗三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道宗一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道宗二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道宗三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第四冊
卷二十五 本紀第二十五
道宗五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道宗六
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天祚皇帝一
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
天祚皇帝二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第五冊
卷三十一 志第一
營衛志上
宮衛
著帳郎君
著帳戶
卷三十二 志第二
營衛志中
行營
部族上
卷三十三 志第三
營衛志下
部族下
卷三十四 志第四
兵衛志上
兵制
卷三十五 志第五
兵衛志中
御帳親軍
宮衛騎軍
大首領部族軍
棄部族軍
卷三十六 志第六
兵衛志下
五京鄉丁
屬國軍
邊境戍兵
卷三十七 志第七
地理志一
上京道
頭下軍州
邊防城
卷三十八 志第八
地理志二
東京道
卷三十九 志第九
地理志三
中京道
卷四十 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南京道
第六冊
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西京道
卷四十二 志第十二
曆象志上
曆
卷四十三 志第十二
曆象志中
閏考
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曆象志下
朔考
象
刻漏
官星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北面
北面朝官
北面御帳官
北面著帳官
北面皇族帳官
北面諸帳官
北面宮官
卷四十六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北面部族官
北面坊場局冶牧廄等官
北面軍官
北面邊防官
北面行軍官
北面屬國官
……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