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以他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構築起一個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
本書收錄了著名古典文學學者張國風教授的四十多篇關於《聊齋》的精彩評說,通過品味聊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實世界,體會蒲松齡的天才構思。全書結構簡單明瞭,文字深入淺出,妙論紛紜,思想內容既不深奧,亦不複雜;在語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極為少見的、外行人也能輕鬆讀懂的品鑒《聊齋》的佳作。
張國風,江蘇無錫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研究,撰有《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太平廣記會校》《話說金瓶梅》《話說紅樓》《話說西游》《傳統的困窘——中國古典詩歌的本體論詮釋》《明清小說解讀》《中國古代小說史話》等著作。
序 001
孝可感天 001
恐怖小說 006
輕薄之戒 010
幻由人生 014
化腐朽為神奇 019
魔術之最 024
嬌惰不能作苦 027
山野的呼喚 031
並非少年維特之故事 036
文章憎命達 041
死纏爛打 045
化作美女的惡鬼 050
千姿百態的笑 054
俠骨柔腸 060
多情狐仙 066
彌留之際 071
復仇女郎 074
三角戀愛 080
用心良苦 085
惜乎擊之不中 088
愛的極致 094
是不是欺騙,已經不太重要 099
收回
我很喜歡《聊齋志異》,尤其是其中的那些名篇。一是文筆的優美;二是作者蒲松齡構思的細膩;三是作者對弱勢群體的同情。
《聊齋志異》的文字非常美,經得起一遍遍的閱讀。蒲松齡的詩歌功底很深厚,影響到小說對人物,尤其是對女子的描寫,影響到小說中意境的渲染。與此有關,他的駢文寫得很漂亮,文采飛揚,兼有詩歌的美麗和散文的流暢。
《聊齋志異》是文言小說,除了文言的精煉之外,又從日常口語中吸收了很多靈感,加以提煉。不是口語,勝似口語。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動,刻畫得非常傳神。蒲松齡的構思非常巧妙,不管情節如何離奇,他也要讓它合情合理,不讓它有一點勉強的地方。
這是蒲松齡非常堅持的地方。他的構思非常的細膩,我們必須仔細地閱讀,才能體會到他的匠心獨運。雖然蒲松齡從史傳文學中汲取了很多的營養,譬如說,他寫人物,往往筆頭跟住人物的命運不放,使讀者對人物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再如他對人物的刻畫,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這也是受了史傳的影響。但是,蒲松齡的寫法與史傳又很不一樣,譬如他在故事的開頭常常並不對人物作全面的介紹,而是簡單地點出幾處,在情節的展開中再逐步地進行深入的描寫,並與開頭的強調進行呼應。《聊齋志異》對弱勢群體的呵護同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點無需多說,人們從《席方平》《促織》《夢狼》等作品中可以體會得到。
蒲松齡在科舉的道路上,可以說是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懷有絕世之才的蒲松齡,竟以秀才終身。他的坎坷,超過了吳敬梓筆下的周進和範進。這是蒲松齡一生的屈辱和痛苦。這一點在《葉生》《司文郎》等作品中獲得了淋漓盡致的抒發。這位天才的小說家把最大的輕蔑送給了科場的試官。
讀古代的名著,就是與古人,與古代文化的優秀代表對話,通過這種對話,我們不但獲知了很多有關古代的歷史知識,而且被他們的痛苦和不幸所感動,被他們的思想所啟發,被他們的氣質所薰染。
本書是我閱讀《聊齋志異》的點滴體會,不一定準確,不一定高明,願與同樣喜歡這部名著的讀者交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