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一直是中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在平凡低調中、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陪伴著我們走過了2000多年的歲月。人們以此來指導日常的衣物增減、飲食調配、農耕勞作。2016年「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全體中國人都應該珍視的文化遺存。
中國古代已有「二十四節氣導引術」的流傳,但因古人多講其效用而未述其理,且圖示簡略,所以後世之人難以深入其中探究其理。能打通古今、技理兼備、融會貫通的著述可謂鳳毛麟角。牛愛軍的《二十四節氣導引》以娓娓道來的口語化敘事風格,將深奧的理論以淺顯易懂的形式呈現出來,具有輕鬆閱讀的愉悅感;在節氣與動作的關係方面,既取材於古已有之的圖式,又推陳出新編排動作並提供理論支撐;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賦予了各個動作以時代新意,將修身、養性、康復、療愈相結合,助力傳統文化復興和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人歷來提倡「道不遠人」,大道一定是循行在日常當中,節氣是大道,導引是小術,但道以術顯、術以道彰,就讓我們在每天的導引動作練習中來體會天地之美、人體之美吧!
牛愛軍,上海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並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后;目前任教於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精英計劃」培養對象;2015年獲「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
2003年以來,致力於中國傳統體育養生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參與《中國傳統體育養生學》《傳統體育養生教程》《傳統養生功法精選》《健身氣功·五禽戲七日練》《健身氣功·五禽戲》《武術普修課通用教程》等國家級教材的編寫工作,承擔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幾十項課題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近百篇,受國家派遣多次赴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教授健身氣功,2016年中國教育電視台《中華氣韻》紀錄片欄目對牛愛軍推廣健身氣功的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