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鄉的牧神》上承《逍遙游》,下啟《聽聽那冷雨》,是余光中壯年的代表作。多篇文章的字裡行間里,印證著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寂寞心情。從抒情散文到文學評論,由現代到古典,在極富文學價值的篇章里,看余光中構建自己的文學藍圖,感受他充滿血淚的吟唱。
余光中(1928—2017)當代知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教台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期間赴美國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的創作,自稱是寫作的「四度空間」,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風格悠遠、遼闊、深沉,著作頗豐。代表作有:散文集《時間的鄉愁》《聽聽那冷雨》《逍遙游》等;評論集《分水嶺上》《舉杯向天笑》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等。余光中的散文壯闊鏗鏘,又細膩柔綿,在華語世界影響深遠,被廣泛收錄于大陸及港台語文課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