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論》為金元時期著名醫學家李杲所著。李杲(1180-1251),字明之,號東垣老人,曾從著名醫學家張元素學醫。《脾胃論》成書于李東垣晚年,是東垣的代表著作,強調「人以胃氣為本」,「 脾胃內傷,百病由生」。本書廣引博證《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以及其他醫家關於脾胃生理病理以及診斷治療的思想,系統的論述了以脾胃為中心的疾病診治觀念。上卷主要以《內經》為依據,闡發李氏對脾胃生理病理及處方配伍的基本學術觀點;中卷主要為脾胃損傷后內傷發熱、長夏濕熱等證的機理及診斷,以及補中益氣湯等方的主治及加減配伍;下卷論脾胃虛損對其他臟腑和人體九竅的影響,並附治療飲食傷脾的52首方劑。本書對中醫學術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先哲贊曰:「東垣先生之方,醫門之王道也。」可見後人對其學術思想的認識和推崇。本書適合中醫臨床工作者、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愛好者學習參考。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生於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國醫學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他十分強調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為在五行當中,脾胃屬於中央土,因此他的學說也被稱作"補土派"。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活法機要》、《醫學發明》、《東垣試效方》等。校注人員:程傳浩,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卷上 8
脾胃虛實傳變論 8
臟氣法時升降浮沉補瀉圖說 11
脾胃勝衰論 12
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 18
升陽益胃湯 19
君臣佐使法 20
分經隨病制方 22
通氣防風湯 22
羌活勝濕湯 22
用藥宜禁論 24
仲景、《內經》所說脾胃 26
卷中 28
氣運衰旺圖說 28
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29
補中益氣湯 29
脾胃虛弱隨時為病隨病制方 32
黃芪人參湯 32
除風濕羌活湯 34
調中益氣湯 35
長夏濕熱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氣湯論 37
清暑益氣湯 37
隨時加減用藥法 40
腸澼下血論 43
涼血地黃湯 43
升陽除濕防風湯 44
脾胃虛不可妄用吐藥論 45
安養心神調治脾胃論 46
凡治病當問其所便 47
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論 48
陰病治陽陽病治陰 50
卷下 52
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論 52
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論 54
胃虛元氣不足諸病所生論 56
忽肥忽瘦論 57
天地陰陽生殺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間論 58
陰陽壽夭論 59
五臟之氣交變論 60
陰陽升降論 61
調理脾胃治驗 62
治法用藥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損論 62
清神益氣湯 62
半夏白術天麻湯 63
人參芍藥湯 64
麻黃人參芍藥湯 64
升陽散火湯 64
安胃湯 65
清胃散 65
清陽湯 65
胃風湯 65
陽明病濕勝自汗論 66
調衛湯 66
濕熱成痿肺金受邪論 67
清燥湯 67
助陽和血補氣湯 67
升陽湯 67
升陽除濕湯 67
益胃湯 68
生姜和中湯 68
強胃湯 68
溫胃湯 68
和中丸 68
藿香安胃散 68
異功散 69
飲食傷脾論 70
五苓散 70
論飲酒過傷 71
葛花解酲湯 71
枳術丸 71
橘皮枳術丸 71
半夏枳術丸 72
木香干姜枳術丸 72
木香人參生姜枳術丸 72
和中丸 72
交泰丸 73
三棱消積丸 73
備急丸 73
神保丸 73
雄黃聖餅子 74
蠲飲枳實丸 74
感應丸 74
神應丸 75
白術安胃散 75
聖餅子 75
當歸和血散 75
訶梨勒丸 75
脾胃損在調飲食適寒溫 77
胃風湯 78
三黃丸 78
白術散 78
加減平胃散 78
散滯氣湯 79
通幽湯 79
潤腸丸 79
導氣除燥湯 79
丁香茱萸湯 80
草豆蔻丸 80
神聖復氣湯 80
脾胃將理法 82
攝養 83
遠欲 84
省言箴 85
后序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