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梁漱溟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05月03日
ISBN:9789570532050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五四運動百週年紀念版

「震古鑠今」的新儒學大作,東西文化論爭的經典文本
梁漱溟——中國最後一位大儒,
堅守內心的文化自信,努力弘揚傳統價值的精華
力求用固有的文化解決中國的問題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在五四運動中力抗全盤西化聲浪的大作,
透過審視東西文化的發展和局限,
重新評價儒家思想,影響了當代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梁漱溟,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大儒,他一輩子都挺立著文人的腰板,堅持對的事情,即使面對強權亦不退讓。五四時期,他不隨波逐流,力抗盲目的全盤西化主張,他堅守內心的文化自信,理出傳統文化的精要並努力推廣,以求用固有的文化解決中國的問題。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九二一年初版,距今已近百年,在當時的東西文化論戰中獨樹一幟,於今看來,其國學開創性和對中西文化的思考仍影響深遠。熊十力以「中流砥柱」來讚揚《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在五四時期的地位,牟宗三也讚嘆這是一部「深造自得之作」。

梁漱溟力抗新文化運動全盤西化的論調,穿透文化的表層,探究文化的根源,指出文化緣於生活,生活緣於人們的態度,而態度出於意欲。他說,由於意欲的不同,中國、印度和西方形成世界上三種不同的文化形態:西方文化是「竭盡全力去滿足欲求」;而中國文化是「遇到問題,強調隨遇而安,與欲求調和」;至於印度文化則是「因為欲求與現實有矛盾,便將兩者都鄙視,只強調宗教」,這便是他所稱的世界文化的三條路向,亦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多元性,有別於以往文化是沿一條路線分階段演進的說法。

梁漱溟強調東方文化須在自信的基礎下,選擇學習有利於提升文化素質的知識,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盤西化。他將西方的非理性主義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合,對東西文化加以比較,極富開創性和啟發性。梁漱溟在本書中對於東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和分析,對後世影響甚深,並被視為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中國二十世紀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原名煥鼎,字壽銘,祖籍廣西桂林。1893年重陽生於北京,自幼即受半西化的教育。1906年,入北京順天中學。1912年,任《民國報》編輯、記者,參加同盟會。1917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1924年,辭去教職,聚徒講學於山東。1928年,提出改造社會的「鄉治」主張,翌年開辦河南村治學院,任教務長,後又主編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創立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以鄒平、荷澤為實驗縣,主講鄉村建設的理論與方案;兩年後,接任該院院長。抗日戰爭期間,為團結抗日而奔走,曾參加發動「中國民主政團同盟」,隨後赴香港創辦《光明報》;還先後在重慶、成都、桂林等地講學,而在重慶北碚主辦勉仁書院。1950年,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84年,中國文化書院成立於北京,出任院務委員會主席。1988年6月23日逝世。代表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