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與帝國之間──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精)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
連瑞枝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09月04日
ISBN:978957085370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邊境社會」是一個被集體建構出來的概念。
歷史上的中國政治,建立了一套以華夏為中心的天下觀,透過朝貢與土司羈縻的方式,來維持其與邊緣四夷的政治秩序。
「華夏中心」形塑「典範歷史」的框架,相對於「中心」而存在的「邊境」,
被政治制度、官僚體系、特定的文明意識形態與文化架構,塑造成一個在地理、政治、權力與文化層面的邊陲地位。
連瑞枝在《邊疆與帝國之間: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一書中,以中國西南之白人治理階層以及周邊鄰近人群為研究對象:識文與信仰佛教的白人精英階層曾維持六百年的佛教王權,在明朝統治下,成為帝國治理西南的重要中介者,他們在推動西南人群社會與歷史的形塑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書中沿著二個軸線,一是地方社會,一是帝國制度,討論不同人群如何在帝國身分制度下選擇成為僧人、士人與土官,並在土官與流官二元政治架構中,後續產生人群結群與社會聯盟對象之分流與變化。
西南人群為了申明身分而做出一系列的行動與選擇,而身分選擇的背後都有其政治與宗教的考量。書中主要以儀式權與儀式化機構的角度來討論人群與社會結盟的機制,這些精英階層為了尋求儀式權的合法性,也使其社會的整體精神隨著身分分流而產生歷史敘事的歧異與分化,包括大理白人世族的身分流動與移徙;土官聯姻、政治聯盟與「盜匪」動亂;乃至於在明朝儀式改革下,不同身分的人群如何透過一套儀式框架與政治語言來追求身分的合法性。
全書以地方人群的流動與階層重組、口傳到文字書寫、正統儀式權與歷史話語權等角度,來描寫一段族群政治流變與族群形塑的歷史。是一本致力於從邊境人群角度重構歷史的學術作品。
作者簡介:
連瑞枝,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包括邊陲人群與族群歷史、傳說與歷史敘事、歷史人類學、宗教與地方社會,研究地點主要在中國西南地區與台灣。著有《隱藏的祖先:妙香國的傳說與社會》(2007)、《客家、女性與邊陲性》(合編)(2010)、〈女性祖先或女神〉、〈神靈、龍王與官祀〉、〈土酋、盜匪與編民〉、〈大理山鄉與土官政治〉等論文。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
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張維安,連瑞枝
族群、社會與歷史──莊英章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
張維安,連瑞枝
僧侶.士人.土官──明朝統治下的西南人群與歷史(精)
連瑞枝
聯經學術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_moreText')}}>
孝道西遊--孝經翻譯與歐洲漢學的源起(精)
潘鳳娟
內在他者──莊子.尼采(精)
劉滄龍
法哲學──自然法研究(精)
陳妙芬
舊社會,新信仰──中國與羅馬的宗教轉化(西元一至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