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歷史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
莎拉.瑪札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
陳建元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04月20日
ISBN:9789571373539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我們讀的是誰的歷史?我們該如何思考歷史?——
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又是如何被生產?
歷史學家該如何評估史料?一般讀者又該如何閱讀史籍?
「描述」和「詮釋」間的鴻溝何在?歷史,到底是事實還是虛構?
◇ 推薦
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川安 (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研究員)、涂豐恩 (「故事」創辦人)、蔣竹山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____專業推薦
◇ 導讀
陳建守(說書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歷史學家不能給你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問題,可以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
--莎拉.瑪札(Sarah Maza)
由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教授—莎拉.瑪札(Sarah Maza)所撰寫的《想想歷史》力圖描繪歷史學的廣泛和多樣性,書中每個單元皆圍繞著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中心問題構成,為討論歷史這個學門提供了絕佳素材和案例,並將帶領讀者思索歷史學在近半世紀來如何改變,為何歷史學家將注意力轉向新的行動者、空間和物體,而歷史生產過程中的衝突又引發了哪些學界內外部的熱議,進而一探創新與爭議如何形塑歷史研究領域。
為什麼我們學習歷史?因為歷史回答了其他學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正因為歷史在公共生活中無處不在,並有著無可抹滅的影響力,因而有關歷史研究的爭論在學術界內外不斷出現。歷史學充滿活力、不斷變化並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想想歷史》想要提供的不是答案或處方,而是持續與過往對話的邀請函,藉由向歷史不斷地提問,回應時代的需求和好奇心。基於所有耳熟能詳的理由,我們需要我們的集體過往:從我們的祖先的成功和失敗中獲得智慧和靈感、找出我們是誰,並且滋養我們的想像力,進而找到繼續前進的各種可能方向。
作者簡介:
莎拉.瑪札(Sarah Maza),西北大學歷史學教授、藝術與科學「簡.朗」教授(Jane Long Professor)。
譯者簡介:
陳建元,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文化思潮
{{_getLangText('m_asideSeriesBookListBut_moreText')}}>
臺灣人意象──凝視與再現,香港與大陸影視中的臺灣人
倪炎元
美國
尚.布希亞
臺灣政治經濟學──如何面對全球化與中美海陸爭霸的衝擊?
蕭全政
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
朱里亞諾.達.恩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