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备份 12
Created with Sketch.
切片备份 3
Created with Sketch.
切片备份 5
Created with Sketch.
歷史
傳記
大學與大師--一九一○至一九三○,民初學人如何在洪流中力挽狂瀾
作者:
岳南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01月25日
ISBN:9789571376547
收藏
優惠促銷
簡介
名人推薦語
時窮節乃見,典型垂丹青──梅貽琦校長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抗戰時期、臺灣時期不同階段的政權更迭,自一九一五年至一九六○年,服務清華長達四十五年,沉潛辦學,造就人才,科學人文兼容并蓄,愛護學生,兼具開創與守護兩個教育家典型,不愧兩岸清華第一人。岳南先生文筆生動活潑,臨摹梅校長,呼之欲出,令人動容!見人物長心志,讀歷史長智慧!二○一九兩岸出版第一書!
──鐘月岑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沈宗瑞(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溫洽溢(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劉炯朗(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清華大學校長)
鐘月岑(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聯名推薦
◇
暢銷書《南渡北歸》作者岳南歷時六年最新紀實作品,
遊走兩岸清華大學,從大學校史中,見證時代裡的風起雲湧。
■ 清華大學前身為美國退還庚子賠款所建「清華園」,是為培育中國留美學子搖籃。
■ 首批庚款留美學生梅貽琦,日後任兩岸清華校長,重視通才教育,讓清華穩步踏實走過百年歷史。
■ 當校園成為政治角力的名利場,掌校者該如何自持?
■ 梅貽琦與蔡元培、胡適、傅斯年等學界領袖人物,時稱「民初四君子」。他在最動亂的時代,穩住風雨飄搖的大學教育,並為後世立下人品典範。
一九一○年代以後,中國歷經北伐等戰禍,導致民生凋敝,國內也因政權尚未穩定,擁有話語權的校長大位,成為政界競奪角力,其中以清華大學爭議最大。在政局尚未穩固的情況之下,因對日抗戰、國民黨與共產黨惡鬥,學生愛國情緒高漲,學運、戰爭暴發。為避戰禍,各校陸續合併、遷校,在動盪時局下,大學教育岌岌可危。
幸好當時學人如梅貽琦、傅斯年、蔡元培、張伯苓等人的奔走,才讓高等教育得以輾轉延續。今日所倡議的美學、體育等教育概念,起於當時;而有關通才、通識教育,學術自由乃至教授治校等先進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皆影響後世甚鉅。那個年代,是最壞的年代,但當時的學人們,在最艱難的時代做了最正確的決定,他們的精神與貢獻,直到今日仍令後來者受用無窮。
上冊內容述及奠基於庚子賠款的清華,由原本培育留美學子的搖籃,歷數十年變化而成完全大學。清華校長之位因為與政治力高度結合,引起校內師生、社會的高度議論,校園內外政治力的高度角力鬥爭,使得校務推動窒礙難行,學生的不滿情緒高漲,發起驅逐校長運動……,直至梅貽琦上任,才結束校內混亂局勢。
作者簡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東諸城人,一九六二年生,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歷任宣傳幹事、編輯、台灣清華大學駐校作家等。著有《風雪定陵》、《復活的軍團》等考古紀實文學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韓、法、德文版,其中《風雪定陵》榮獲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十大好書獎。另有《南渡北歸》、《陳寅恪與傅斯年》等傳記作品十餘部。《南渡北歸》三部曲出版後,在海內外引起轟動,《亞洲週刊》評其為二○一一年全球華文十大好書之冠,稱其為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
書評
(0)
寫書評
暫無書評
作者的其他書籍
更多>
千古學案──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修訂版)
岳南
每月會員日
日暮皇陵──清東陵地宮珍寶被盜記(修訂版)
岳南
每月會員日
大學與大師--一九三○至一九六○,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
岳南
每月會員日
陳寅恪與傅斯年
岳南
每月會員日
歷史與現場
更多>
滾出中國--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
畢可思
每月會員日
大學與大師--一九三○至一九六○,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
岳南
每月會員日
中美貿易戰--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
歐宜佩,朱雲鵬
每月會員日
敦克爾克大撤退
華特.勞德
每月會員日
一本 MyBookOne
導航
會籍資訊
電子優惠券
徽章
購物車
訂單資料
收藏
消費紀錄
個人資料
一本讀書會會員
會員專享
限時搶購
暢銷產品
搜尋產品
優惠促銷
活動
書單
書評
門市資料
關於我們
商戶入駐
分類
發現
活動
門市
店中店
帳號
訊息
購物車
En
繁
En
繁
提示
是否確認退出登入
取消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