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蘇軾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蔣勳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網路與書
2010年07月01日
ISBN:978986213166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多軸心的二十一世紀閱讀 打開傳說中的書 打開夢想與未來◎香港、上海、北京、台北,四地書展合辦巡迴演講◎華文世界十位名家導讀◎結合文字、攝影、漫畫、插圖、圖表的新型態出版◎歐陽應霽、林怡芬、張妙如、豬樂桃等圖文創作者參與◎台師大、香港理工大學共同參與繪圖

《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蘇軾在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在寫下了首遣興的詩作,表達了他的人生之歎。詩意蒼涼,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之中,下筆而出的。

導讀者蔣勳老師認為《寒食帖》不能單一看某一個字,整個篇章,一起看布局,才感受得到交響曲樂章龐大壯闊的配置,感受到創作者行走於文學與書法之間驚人豐富的魅力。蘇東坡嘲笑自己的書法是「石壓蝦蟆體」,而一般他的字會被解讀成「豪放」。閱讀《寒食帖》上的字,則會發現其實豪放的大架構裏不失細節的溫柔婉約。

《寒食帖》最後一句「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蔣老師把這幾個字,形容成像詩人的表情,愁鬱、荒涼、困頓,像最頑強的生命,像冬寒禿枝,看似頹敗,卻在內?蘊含隱匿發枝發葉的生命力。

而在歷史的騷動裏,《寒食帖》經歷了各種的劫難,重疊著許多時代的記憶:上面留下了黃庭堅、董其昌、乾隆、納蘭容若等人的墨跡與印章,以及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和關東大地震東京大火在《寒食帖》留下各種時間的痕跡。

從《寒食帖》,可以了解蘇東坡如何在自我調侃、自我嘲笑?完成一種毀譽之外的豁達。豁達指的是生命本質的了悟,了悟之後,下筆為文學,下筆為書法,都有不同境界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