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全集.舞蹈畫卷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23日
ISBN:9620752902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本書從舞蹈角度全面考察敦煌各時期壁畫,以見中原舞風如何與北方遊牧民族、藏族以及西域、印度風格融合,並以壁畫結合文獻,突現唐朝樂舞高度成就,勾勒後人津津樂道的健舞、軟舞、胡騰胡旋、公孫大娘劍器舞等的可能風貌。


內容特點:


(1) 本卷收錄由南北朝經隋唐到元的敦煌舞蹈壁畫,涉及宮廷舞、小型表演舞、民間舞、少數民族舞及兒童舞等,再現中原、西涼、吐蕃、龜玆、昭武九姓、天竺舞蹈風格。尤以唐代舞蹈無多,揭示唐代健舞、軟舞、胡騰舞、胡旋舞、巾舞、劍舞、鼓舞、反彈琵琶舞等舞蹈風貌。


(2) 樂舞交流是文化交流一大項目,尤其是在以樂舞為宮廷禮制的漢族王朝及以樂舞為重要娛樂的北方民族王朝。敦煌壁畫覆蓋南北朝至元,適值漢族及少數民族王朝交相輪替之際,既是中國舞蹈史、藝術史的珍貴資料,也是中國交通史、社會史及文學史的重要物證。


(3) 舞蹈是形象藝術,又唯敦煌才保存有豐富的壁畫。本卷選取敦煌現有精美的舞蹈圖像,再現中外文化大交流的場面,適合舞蹈界及一般讀者直觀了解及欣賞。


(4) 本卷作者王克芬女士是專業舞蹈表演者、舞蹈史專家,中國第一位舞蹈學博士生導師。本書集王女士多年研究成果,從專業角度剖析靜止的、單個的敦煌舞蹈畫面,重估其背後的深厚文化內涵,是目前最權威的研究著作。


(5) 附舞蹈術語注釋和舞蹈動作圖片,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解古代舞蹈的捷徑和知識。


導言

佛教是在全世界傳播最廣的宗教之一。世界各地的佛教藝術大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重要的史料價值。


具有世界影響的佛教藝術本身的傳承性是不容忽視的,它深刻而廣泛地影響各時期各地佛教藝術的創造與發展。而特定歷史時期、特定國度和地區的佛教藝術,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當地的社會風貌。由於各地千差萬別、風格迥異的佛教藝術會顯示出不同的藝術形象與審美情趣,因此,史學家特別是研究藝術史的學者,都相當重視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宗教藝術,特別是流傳十分廣泛的佛教藝術的研究。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前人為我們留下許多描述古代舞蹈的詩、詞、歌、賦等文字資料。我們固然可據此插上想像的翅膀,去領略那些曾輝煌一時的古代舞蹈丰姿。然而,舞蹈是形象的藝術,因此,最具史料價值的,莫過於遺存至今的古代舞蹈形象。宗教藝術中保存的古代舞蹈形象是相當豐富的,因為宗教藝術被人為破壞的可能性少些,完好保存的可能性大些,使我們能一睹千百年前的部份舞蹈形象。這些舞蹈形象一定程度上記錄了那個時期特定地區舞蹈發展的脈絡。


佛教藝術,特別是佛教石窟藝術中,常常保存豐富的舞蹈形象,這是因為:第一,“伎樂供養”是印度大乘佛教主要經典《妙法蓮花經》(後秦鳩摩羅什譯)規定的。該經所列對佛的十種供養是“一華(花)、二香、三瓔珞、四抹香、五塗香、六燒香、七繒蓋幡幢、八衣服、九伎樂、十合掌”。據考察,20世紀30年代以前,印度的古典舞主要保存、流傳在寺院,“神的侍女”以舞祭神,宗教節日則可供眾觀賞。這種祀神的“舞祭”方式,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而流傳。《洛陽伽藍記》卷一載:北魏佛寺的“伎樂”甚是美妙動人。佛像出行時,還有獅舞開道,諸種雜技表演隨行。敦煌遺書《龍興寺毗沙門天王靈驗記》記載:公元801年寒食節,城中官僚百姓就龍興寺設樂。所謂“設樂”就是演出樂舞百戲等,由此可見唐代寺院樂舞活動也很興盛。古代寺院既是宗教活動的中心,也是眾娛樂的場所。寺院中的舞蹈表演,名為娛神,實為娛人。這些佛事活動中的舞蹈形象為佛教藝術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其次,中古時代,舞蹈逐漸擺脫敬天娛神的原始祭祀功能,向娛人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表演領域,成為一種上層社會特有的藝術享受。人間的帝王、貴族要以觀賞舞蹈取樂,人臆想的神佛自然也要有樂舞相隨相伴了。古天竺傳說:在佛的護法神──“天龍八部”中,有乾闥婆與緊那羅,他們是佛國專司奏樂歌舞之神,相當於中國佛教藝術中的飛天等伎樂之神。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十稱:乾闥婆與緊那羅都是為“諸天作樂的天伎”。慧琳《一切經音義》載:“緊那羅音樂天也,有微妙音響,能作歌舞”;緊那羅還“常與乾闥婆為妻室”;故在印度的佛教藝術中,他們常常同時出現。在印度佛教聖地阿旃陀石窟高高的石壁、石柱上,他們相依相偎,並坐在雲際雲端。他們與中國敦煌早期壁畫及雲岡、麥積山石窟等北魏石窟,體呈V形的飛天比較接近,卻遠不像隋唐時期敦煌壁畫中,在天國奏樂歌舞的飛天那樣輕盈飄逸,體態優美。人間宮廷宴享、民俗節日、祭祀、婚宴、酒館等有樂舞活動,佛教藝術中也就有大致相同的畫面。畫工塑匠將他們所見到的人間樂舞場面,加上想像,繪製或雕塑在佛寺和石窟中。

有世界藝術寶庫美稱的敦煌石窟,保存了極其豐富、珍貴的舞蹈形象。從公元4世紀的十六國時期到元,歷時千餘年,古代的藝術家在這裡開窟、造像、繪壁,創造了璀璨奪目,絢麗多姿的敦煌藝術。時至今日,這些經歷了漫長歲月的藝術珍品,仍有一部份相當完好。敦煌莫高窟存有壁畫、塑像的洞窟492個。幾乎每個洞窟都有舞蹈形象,如在窟頂、龕楣飛舞翱翔的飛天;在天宮憑欄奏樂、舞蹈的天宮伎樂;在大鋪經變畫中,居於顯著地位正在真實地“舞蹈”著的伎樂天;在供養人行列中起舞,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舞蹈人形象以及那些富於舞蹈美感的塑像菩薩、力士等。這些舞蹈形象可分為人們臆想中神佛世界的天樂舞和人間的俗樂舞兩大類。天樂舞包括天宮伎樂、飛天伎樂、化生伎樂、經變畫伎樂以及各种護法神如金剛力士、藥叉、迦陵頻伽伎樂等具有舞蹈感的形象。俗樂舞包括供養人行列中的樂舞場面和佛教故事畫中生活氣息濃郁的舞蹈畫面。這類舞蹈壁畫,直接而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的舞蹈形式。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西千佛洞等也保存了相當豐富、生動的舞蹈形象。它們是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舞蹈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


敦煌壁畫的舞蹈風貌,隨時代的變遷而各異。按舞蹈形象所展示的不同風格與韻律,根據敦煌學家對敦煌藝術的分期,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 早期:北涼及北朝時期

二、 中期:隋、唐時期

三、 晚期:五代、宋、西夏、元


早期的舞蹈壁畫構圖比較單一,多為單身的樂舞表演。人物形像多稚拙古樸,體態粗壯,帶有明顯的印度、西域及北方遊牧民族風格。唐代是敦煌壁畫發展的全盛期,中期的舞蹈壁畫、氣勢宏偉,富麗堂皇,樂舞題材較前大為豐富。唐代多民族交融的樂舞文化、各種舞蹈類型及河西地區的鄉土風情在壁畫中都得到了生動的反映。從五代開始,由於政權更迭頻繁、舞蹈藝術遠不如唐代興盛等諸多因素,敦煌石窟進入衰落期,晚期的舞蹈壁畫在構圖、畫技及樂舞形象的描繪上,多沿襲前代,藝術性明顯降低。雖然在少數民族的洞窟中,也出現一些精品,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藝術成就遠不能與隋唐時期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