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痛,身體都知道

作者:安靜
出版社:P.PLUS LIMITED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13日
ISBN:9789620446740
促銷價$ 91.80
(原價$108.00)
收藏
搶購時間剩餘 7天18:33:06
優惠促銷
「一本」周年慶 2025-全店85折

簡介

身體疾病的出現,總有其原因。「要治身,先治心。」有很多人以為心理治療只是給心理有嚴重問題的人們,但其實每個人都有過或多或少的創傷,每個人都不開心過,每個人都挫敗過、傷心過、憤怒過、跌低過。而這些種種所引致的情緒,其實一直被埋藏在心的深處,在潛意識中無時無刻影響着我們的思想、行為、習慣。


而身體是潛意識用來溝通的重要渠道,身心靈,環環相扣,心中有傷,心中不願承認、接受或面對,潛意識就可能會透過身體來告訴當事人。而當心理創傷或情緒得到舒緩,身體的不適總是會神奇地好轉起來。


本書作者是專業的心理輔導及治療師,將以真實個案為例,帶讀者認識身體和精神的密切關係,如何通過接納、轉化的治療過程,看到生命中的一點點光。


【作者簡介】

專業心理輔導及治療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日本整理收納協會一級顧問。擅長催眠治療、夢境分析、整理收納、寫作治療、正念靜心等,曾為不同精神康復機構、醫院、社福及慈善機構的職員及患者提供服務。


網台節目《煉心術》主持、慈善團體香港不單快樂召集人及執行總監(義務)、新生精神康復會前任出版經理。二○一八年提名Mind HK Media Awards Broadcast(精神健康傳媒大獎)及Making a Difference(精神健康傳媒個人影響力大獎),入圍三甲。


【名人推薦】

「當我們忽略了我們情感的需要,情緒便告訴我們應面對眼前的困局,但我們卻逃避不去看,最後我們的身體便只有發出嚴重的警告!」

——資深心理輔導、九型性格培訓導師 黃茵


「我們的想法也許會欺騙我們,可是身體是最誠實的。安靜這本書,正好讓我們明白過去受創的經驗、生活環境的塑造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狀態。」

——臨床心理學家 陳嘉詠

 

「《心的痛,身體都知道》潛藏豐富心理學、輔導學、身心靈、身心症啟示,像感人肺腑的微電影,峰迴路轉,將睿智心靈訊息,滲透到感動人心的尋常關係情節。」

——自在社創辦人 周華山博士


【目錄】

序一       安靜,那些不為人知的面貌

序二       痛的呼喚,心的覺醒

序三       因病得福,讓痛點變亮點

自序       那顛覆我人生的個案

前言       活着時的每一個瞬間

 

第一章:心的痛,身體都知道

1.1身體的痛點,心的痛點

1.2 去看醫生的是皇帝,去看心理治療的是凡人

1.3 像籃球一樣大的腫瘤

1.4 收縮的心,未能忘懷的恨

1.5 生病的人不該休息

 

第二章:聽見嗎?那聽不見的聲音

2.1 聽不見的聲音

2.2 癌細胞的說話

2.3皮膚淌着無聲的淚

2.4 聽不見,因為不想聽見

2.5 聽見嗎?那神靈的樂章

 

第三章: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

3.1 那一分的身體距離

3.2 有些人總覺得,迷失比醒覺好

3.3 談戀愛,但不要見面

3.4 一直生病,因為想你來愛我

3.5拖延,因為身體拒絕執行腦袋的指令

 

第四章:你忘了,身體卻仍記得

4.1 肚子裏,是母親的記憶

4.2 那年的冬天特別冷

4.3 滷水雞翼的相思與斷腸

4.4 眼中拔不出來的那根針

4.5 尋找那無法崩壞的一點

 

第五章:身體的反應,是黑夜裏的星星

5.1 成為你今天微笑的原因

5.2 你看到的是星星,我看到的是銀河

5.3 專注,是為了看見那點光

5.4 發現那纖毫之處

5.5 要治身,先治心

 

後記

書評
(1)
寫書評
阿莉亞蒂
(1)
評論 (0)
了解你心靈的痛
健康出現問題一定與身體有關嗎?如果心靈病了,疾病會是心靈受傷的警號嗎?人的身心合一,想聆聽內心的求救信號,可以從身體的變化開始。作者安靜帶你走一趟心靈之旅,讓你從身體出發了解內心的世界。 作者在書中提到「要治身,先治心」,心靈原是牽扯身體的原因,但大家不以為意,總是一遇到健康問題,就吃藥打針,只要稍有痊癒,又回復以往的生活節奏。在這個充斥著心理健康問題的時代,《心的痛,身體都知道》可算是讓大家重新審視心靈問題的書籍,讓我們反思身心的關係,解除以往身心分離的治療方式。 人喜歡裝作堅強,即使傷痕累累,依舊戴著面具,笑臉迎人。然而心的傷卻無法掩飾,無論你活得多堅強,它總會發出少少信號,讓你坐立難安。書中其中一個個案,就是一名強大的男子,忙碌半生,終有些少成就,卻有無法治癒的濕疹問題。在心理輔導下,男子卸下面具,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找到發病的原因。解開心中的鬱結後,男子的濕疹漸漸好轉。心的放晴,終究讓他慢慢地擺脫身體的痛苦…… 《心的痛,身體都知道》給予我們最大的反思是如何好好看待自己,不只是吃得好,生活得好,還要了解自己,嘗試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不論你是否有無法解開的心結,或你正為身體的健康問題而苦惱,不妨多聆聽自己的內心,讓它告訴你它真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