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要內容在於矯正後人對荀子天論和性論之誤解。荀子言天道,分本體與現象兩部分。本體不見其事而見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而莫知其無形,這屬於天職的部分。現象即能生之本體所產生的自然現象,有其運行的規律,所謂“天行有常”,故人若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這屬於人職的部分。荀子講明於天人之分,其目的即強調人偽比天性更重要。荀子論性,認為人既有好利疾惡之性,亦有好義欲善之性。但好利疾惡不等於惡,人一味放縱好利疾惡之性,以至爭奪生而辭讓亡、殘賊生而忠信亡,才是惡。同理,好義欲善不等於善,只有學至全盡、知類明統、深思熟慮,實際上建構出禮儀法度來,才是善。荀子批評孟子的性善說是“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是因為孟子不重視後天人為之偽。因此荀子言性,只是本始材樸,無所謂善惡。故與其說荀子是性惡論者,不如說是善偽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