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外之悲(精)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彼得.漢德克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彤雅立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木馬
2020年09月02日
ISBN:9789863597988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究竟一個人的死亡,是否能藉由書寫,來進行告別與悼念?


「這是我們祖父母、父母都會經歷的潰敗,也許漢德克和我們都難免。」──廖偉棠專文導讀。


「預示了厭世代之必然,無法界定那究竟是焦慮恐懼還是悲傷」──郭強生


1971年,書中「我」的母親服安眠藥自殺了。儘管當天傍晚,她仍和往常一樣,到隔壁的女兒家吃晚飯。


死前,她以快捷寄出了多封掛號信,並附上了遺書,其中一封給「我」的信上是這樣寫:「但繼續活著是不可能的。」


書中「我」的母親即是作者漢德克的母親。身為一個經歷過納粹時期、戰爭,以及戰後經濟蕭條年代的女人,她總是設法從困境中找到平衡,只不過這一次,她自己就是困境。


葬禮上,漢德克強烈地渴望書寫他母親。幾個月後,這部具自傳色彩的半虛構小說誕生了。


「有時我依然會在夜裡猛然驚醒,彷彿我的體內有什麼把我輕輕一推,從夢裡推出來,我體驗到自己如何因恐懼而屏住呼吸,身體則一秒一秒地腐爛。黑暗中的空氣凝止了,我感到萬物失去重心、四處飄散。它們無聲地在我四周進行無重力的飄移,彷彿隨時就要墜落,從任何一個方向使我窒息……」


▋榮獲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歐洲最有影響力的作家

▋全新譯本,德文原文直譯:最貼近漢德克的實驗風格

▋2009年榮獲卡夫卡文學獎

▋2014年榮獲國際易卜生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