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國家統一的系統演化動力──從中國視角看分裂與統一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朱磊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崧燁文化
2020年08月21日
ISBN:978986516445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自古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裂的結果一定是負面的嗎?統一就擁有絕對的優勢嗎?

分分合合究竟何解?且聽本書娓娓道來──

 

◎國家的統一有規律嗎?

以前國家之間的互動規則主要靠實力說話,因此實力強大的周朝可以規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秦始皇可以滅六國平天下;然而從現代民族國家主權平等的角度,人們就會質疑:周王憑什麼可以分封全天下的土地並統治全天下的百姓?誰賦予秦始皇可以統一六國將其土地人口納入自己統治之下的權力?

 

現代國際社會不再允許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在國家不分大小主權平等的觀念下,即使具有可以對全球進行國家治理的能力,也不可能在可預見的將來出現全球統一的國家。

 

◎從歷史看分裂:以二戰後的英國為例

在英國案例中,蘇格蘭問題主要是民族文化差異的對立,北愛爾蘭問題

 

主要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宗教對立,當然在此之外還有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的分配問題,這些矛盾其實是互相關聯並可以互相轉移的。

 

如果能有一種制度或管道,使民族文化差異或宗教信仰差異的對立可以透過另一種方式化解或轉移,國家是不必透過分裂才能解決矛盾的,這是執政者的「策」的運用。

 

◎從歷史看統一:以北宋為例

北宋開始發動統一戰爭後,南方各國在趙匡胤政權的威懾下無一具有抵抗宋軍堅定信念的心理基礎。各國多討好宋朝以自保,最終被各個擊破。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隋唐幾百年統一和穩定的社會環境,使大一統觀念深植於漢民族心理,在分裂割據的亂世裡,軍事力量強大的王朝往往成為一統天下的符號,多數對手聞風喪膽,會失去抵抗的勇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