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春暖、夏暑、秋涼、冬寒
如何飲食,如何穿衣,如何運動,甚至如何行房——古人其實超講究?!
自然界的興衰枯榮與人的生理、心理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順應四時的養生之道讓你呷百二,反之減壽又殃及後代?!
《黃帝內經》:「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夏秋冬不直接代表氣候的溫熱寒涼,關鍵得看節氣!
梅雨季節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何時轉換為午後雷陣雨?
「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為什麼長輩總說端午節後才能收冬衣?
春分、秋分平分了晝夜,夏至、冬至準確標示出白晝、黑夜最漫長的一天
——老祖宗的智慧可不是空穴來風!
【二十四節氣,各有對應的宜忌】
春天鳥語花香,百花齊放,萬物欣欣向榮……慎防哮喘發作!
清明是高血壓易發期?適時來杯芹菜汁!
一起在小滿做「空氣浴」,讓皮膚呼吸新鮮空氣!
居然不在夏天!最適合洗冷水澡的節氣是立秋?
寒流未到就把自己包成粽子,可能養成畏寒的體質?
【古代房中術,OO也講究季節】
《養性延命錄》:「春三日一施精,夏及秋一月再施精,冬常閉精勿施。夫天道,冬藏其陽,人能法之,故得長生。冬一施,當春百。」
古人其實沒你想的那麼保守,各種房中祕術不私藏,只須記得順應四季變化?
【趣味冷知識,每天都補充一點】
雖然名字有個暑,處暑卻在立秋之後?
小寒其實比大寒冷?那為什麼要叫小寒呢?
都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幾個節氣早起反而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