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365

作者:趙廣超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23日
ISBN:9789620447051
$ 228.00
收藏

簡介

紫禁城營建於一四二〇年,至今歷經六百年風雲變幻,是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的見證。作為世界上最大型的木構建築群,紫禁城是古人建築文化、工藝、理念的綜合展現,大至宮殿、廣場,小至一磚、一瓦,無不積澱着千百年的傳統智慧。在這偌大建築中生活的二十四朝皇帝,加之圍繞其身邊的大臣、后妃、外國使節,又為這六百年的歲月增添各樣傳奇。本書以日為序,分三百六十五節拆解紫禁城的建築特色,以及與它相關的有趣知識,配以精緻插圖,案頭展卷,自足故國神遊。


目錄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作者簡介

趙廣超,文化研究工作者。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創辦人和總監、故宮文化研發小組總監、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文化設計研究所副所長、物事研究實驗室主持人。著作包括《不只中國木建築》、《筆紙中國畫》、《筆記清明上河圖》、《大紫禁城》、《一章木椅》、《十二美人》等。


書評
(1)
寫書評
三聯出版
(9)
評論 (0)
故國神遊:書案上的紫禁城
推薦
紫禁城是一齣大戲,內頭人物紛繁,這邊廂老生謝幕,那邊廂又有名角登場,六百年間大事小事千絲萬縷,即使「白頭宮女在」,想訴說這段往事,可能一時亦難以理清頭緒。但戲曲再宏大,畢竟可以掇菁擷華,選成折子戲演出。紫禁城的故事,也不妨選節逐日細說。《紫禁城365》以日為序,分三百六十五節拆解紫禁城的有趣知識,每節約百餘字,配有精美繪圖,閱讀上毫無負擔,讀者在四季更迭之中,將對這座歷史悠久的世界遺產倍感親切。書中內容不拘一格,凡與紫禁城相關者,均予採錄。例如在紫禁城中行使最高權力的皇帝:雍正帝在位期間共處理各種題本十九萬兩千餘件,平均每年達一萬四千七百件,他在奏折中所寫下的批語字數超過一千萬字。雍正帝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每天的睡眠量還不夠四個小時,每年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休息。打網球是溥儀最喜愛的運動之一。一九二三年,建福宮火災殃及中正殿等處,清宮已無力復原,溥儀乾脆命人在廢墟上修了一個網球場,在這裏打網球。選取了正史以外的關注點,形象鮮明,讀來饒有趣味。此外,對明清宮廷禮儀亦有記載:「獻俘禮」是每當戰爭凱旋,將俘虜的敵首獻給皇帝的儀式。在明代「獻俘」猶如作秀,皇帝說一聲「拿去」,左右近臣即齊喊「拿去」,然後四人、八人、十六人……直至三百六十人齊聲吆喝,使得俘虜心驚膽戰,無不俯首稱臣。冬至這一天要貼《九九消寒圖》。養心殿掛有道光帝書寫的《九九消寒圖》,內容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一共九筆畫的雙鉤空白字,每天填寫一筆,八十一天後,春天便到來了。不論是明代「獻俘禮」的鼎盛場面,抑或清代冬至起每天題寫一筆《九九消寒圖》的風雅,都同樣反映皇家的講究。小如宮殿中的器物,亦在本書視點之中:炎熱的夏天,清代皇帝、后妃已用上冰箱,吃「冰碗」。清代的冰箱,由「冰鑒」演變而來,箱體為木胎、鉛裏,表面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這個精美的冰箱被溥儀帶出宮,後在天津流入民間,直至一甲子後才由民間捐回故宮博物院。寫字人鐘為銅鍍金四層樓閣式,底層是寫字機械人。寫字機械人為歐洲紳士貌,一手握毛筆。開啟機關,寫字人會在面前的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一為實用與觀賞價值並具的中國工藝品,一為由英國進獻到清宮的貢物,其心思之細密,手藝之高明,教人嘆為觀止之餘,後者更是中英交流的別緻縮影。唐詩有「每依北斗望京華」的句子,其實要懷想帝京,何必非要入夜後眺望北斗七星?在書案旁,翻開本書,一樣能夠神馳千里。以上只節引了三百六十五日中的六日,紫禁城的其他朝暮,且待讀者親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