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的特殊性何在?奠定於何時?
芝加哥大學終身教授趙鼎新以社會學的方法切入中國歷史研究,從五百年的東周紛亂歷史中,提煉出此後兩千年中國政治的基本模式,試圖回答:中國何以成為中國。
本書堪稱當代歷史研究中罕見的具有大歷史視野的著作,揀選的雖是春秋戰國的歷史,注目的卻是整個中國古代的歷史性格和社會結構,並由此推斷儒法國家產生的淵源與性質及對後世社會的影響。
作者以形塑中國歷史模型的關鍵時期——東周至西漢前葉為研究物件,分析此一時期諸侯國之間頻繁爆發的戰爭如何驅動國家集權化進程,此後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郡縣制、科層制、強國家等特徵,皆起源於這個關鍵時期。
在東周的盡頭,一個儒法帝國冉冉升起,至今仍然籠罩著我們對歷史的認知。
----------------------
1、大歷史觀的回歸
中國為何是所謂的儒法國家而不是簡單的儒學國家?
兩千年的中國帝制史中,為何基本歷史模式始終穩固不變?
本書堪稱當代歷史研究中罕見的具有大歷史視野的著作
從五百年的東周紛亂歷史中,提煉出此後兩千年中國政治的基本模式,從起源出剖析中國帝制的政治基因。
2、開闢中國歷史轉型的動力機制
為何中國逐步轉型為一個以儒士為主導的科層制帝國?
強國家、弱社會的格局究竟如何形成?
以社會學家的視角切入歷史,將戰爭作為推動中國歷史轉型的基本動力。
3、建立透視東周歷史的新框架
打破傳統的春秋—戰國二分法,首次提出將東周政治進程分解為三段:霸主期,轉型期,全民戰爭期。
霸主時期(前770—前546年)
轉型期(前546—前419年)
全民戰爭期(前419—前2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