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鐘穎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楓樹林
2020年12月01日
ISBN:9789579501941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從故事啟航的內在探索之旅~

★以奠基於榮格的深度心理學解析「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

等11個故事的象徵。

★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4大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沒有人不愛聽故事。

在故事之中,我們跨越地域、種族與時間,

跟著主角踏上冒險之路,在經歷種種挑戰後得到智慧與寶藏。


「那些我們視之為童話或兒童青少年文學的故事至少向我們提供了兩座橋樑,

一座通往我以外的他人,一座通往內心的自己。」

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從故事得到向外的啟發,

而通往內在的途徑,則能靠深度心理學來幫我們指認出來。


《故事裡的心理學》為「愛智者書窩」經營者.諮商心理師鐘穎,

以「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等11個經典故事,

解讀【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這四大階段的心靈任務。


在上集,【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這兩大篇章,

為我們指出「孩子如何跨越至青春期」,「青少年期的重要原型」等成長時期的重要主題。


①夢與潛意識:

.《愛麗絲夢遊仙境》——童年的自我懷疑

隨愛麗絲跳下兔子洞,身體變得忽大忽小,思考在青少年這個令人困惑的階段裡,如何同時保有兒童的天真,又不畏懼面對真實世界的壓力?

.《湯姆的午夜花園》——成長之路的人際關係

湯姆接受了午夜鐘聲的邀約,離家進入花園,揭示孩子走出家園,進入社交圈的種種心境,面對繁複的人際關係,孩子如何有安全感地長大成人?


②永恆少年:

.《小王子》——追求獨特的永恆少年

從走出自己的星球、離開狐狸的小王子,看到永恆少年重自由而輕責任,慣性逃避、活在想像之中的內在課題。

.《彼得潘》——拒絕長大的孩子

居住在永無島,討厭大人的彼得潘,象徵以輕視現實來迴避自身的平庸,社會適應不良的迷路之人。


書中也以《浦島太郎》、《桃太郎》兩相對比,探討「青少年的網路成癮/拒學問題


浦島太郎潛入龍宮,象徵不願脫離母親的孩子,也易在現實世界不戰而逃;

相對而言,桃太郎則是勇於離開父母,爭取自己的人生寶藏。


上集的6篇故事兩兩呼應,

為我們指出成長之路上,內心世界遇上外在現實的掙扎碰撞。

在故事之中,我們會與自己相逢,乃至與更大的整體相逢。

誠摯地邀請每個大人一起用深度及存在心理學的眼光重讀一遍書裡的故事,

在掩卷之後,走入自我的個體化旅程。


本書特色


◎以榮格深度心理學、存在心理學角度,由東方視角解析「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王子」、「黑貓」、「綠野仙蹤」等11個經典故事的「原型」特質。


◎以【夢與潛意識】、【永恆少年】、【陰影】、【個體化】四大篇章,釐清【童年、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這四個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每個主題以兩個故事相互對照,設計「深度心理學小學堂」,內文故事在國內均有譯本,適合作為了解心理學的入門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