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黑色電影:香港電影的逆向思維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陳劍梅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7-12-01 00:00:00
ISBN:9789888489916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內容簡介
本書引用商業主流電影作為例子,首先藉着歷時性的分析,看香港電影從上世紀中至今如何不斷重構黑色電影的形式、風格和元素。歷史證明香港電影這挑戰成規的創新手段,在不同年代出現,結果都產生同類的變異。本書特別立專案研究九七前後的此類電影,作出斷代的分析,深入探討電影與觀眾的關係,看電影如何引起觀眾自省。這種電影超越史上黑色電影文本的悲觀主義及宿命主題,反而帶出希望和愛,在香港回歸祖國前後一片迷茫中,有助觀眾協商文化身份。這些電影呈現一種逆向思維方式,打破了荷里活的類型定律,其優勢從前未被發現,本書作者深入探索,展示香港電影的軟實力。
作者簡介
陳劍梅,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系獲取榮譽學士學位(主修電影),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獲取哲學碩士學位及英國肯特大學獲取哲學博士學位,自2005 年分別於嶺南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任教電影及文化硏究的本科及藝術碩士學位課程,期間2007 至2011 年任香港大學通識教育主任。自2015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分別委任為電影及媒體藝術組的評審員,以及藝術評論組的評審員。其學術專論刊於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nema等;文化及電影評論刊於《信報月刊》、《信報》、《明報》、《香港經濟日報》、《越界》及《電影雙周刊》等。曾於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聯合執導及製作電視紀錄片,劇作出版包括電台廣播連續劇《方伶二十》。
名人推薦
用逆向的分析和解讀,去論述、構築香港「黑色電影」作為逆向方法,是陳劍梅這部野心之作的目的。同時,她像是在說,大家從來都誤讀了香港「黑色電影」。求陳言之務去、發前人所未發,是陳劍梅志之所之。遇上《遇上黑色電影》這部學術書寫,是一次令人驚識「黑色電影」的閱讀體驗。
——李小良教授(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兼任教授)

本書深化了一般人對「黑色電影」的理解,且以1950 年代以還香港黑色電影的眾精彩例子,說明不同地域有關作品的地道性、異質性與複雜性。作者活用了巴特勒有關「表演性」的共生性概念以及達里達絕妙的「延異」空間,精闢地為香港電影提供了不一樣的閱讀思維。
——文潔華教授(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總監、人文學講座教授)

在我看來,作者在書中所提出的最重要信息,是香港電影文化的軟實力。它令香港的黑色電影有別於原型,並且轉化為特有本地玩味的東西來。
——呂大樂教授(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社會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