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動物保護運動呼聲四起,對關心動物的人來說確實令人鼓舞,但對於運動以外的大多數人而言,動物保護主義有時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 為什麼要愛護動物?
* 動保主義者怎可能肯定動物也有知覺情感?
* 反正最後都是被吃掉,為什麼要關心肉丸和火腿活得好不好?
* 植物也是生命,素食的道德高地從何而來?
* 為什麼人類不可以像獅子老虎那樣殘殺獵物?
* 動物不是大自然給予我們享用的資源嗎?何來諸多的限制?
* 而且,世上仍有那麼多人受苦,為何要顧及動物?
本書針對普羅大眾對動保理念和主張抱有的二十道常見問題,提出有理性和情感根據的正面解答。只有在誤解消除和相互理解後,動保圈內外才有機會展開有意義的對話。
目錄
推薦序一 為「同類」而寫之書 李鑑慧
推薦序二 我們需要人類世的愛的教育 陳嘉銘
自序 建立理解,才能打破牢籠
第一章 何謂動物?
第二章 我們怎知道動物能感知苦樂,而非單純像機器般運作?
第三章 魚也有感知嗎?
第四章 動物不是大自然給予人類取用的天然資源嗎?
第五章 植物同樣是生命,吃肉或吃素有什麼區別?
第六章 現代的肉、蛋、奶生產模式有何不妥?
第七章 「君子遠庖廚」是否便已足夠?
第八章 動物界中的捕食者也殘殺獵物,為什麼人類就不可以?
第九章 為什麼吃貓狗會惹來更多道德爭議?
第十章 如果我不是特別喜歡動物,動物的待遇又與我何干?
第十一章 動物福利議題牽涉很多政治和經濟因素,它還有道德意義嗎?
第十二章 有這麼多人在受苦,為何還要顧及動物?
第十三章 應該為了善待動物而捨棄某些傳統活動嗎?
第十四章 傳統中華文化思想支持愛護動物嗎?
第十五章 動物真的需要擁有「福利」和「權利」嗎?
第十六章 人和動物之間有利益衝突時該怎麼辦?
第十七章 人類要對動物多好才足夠呢?
第十八章 我可不可以在關心動物的同時,亦吃肉和使用來自動物的產品和服務?
第十九章 動物的處境有可能得到實際改善嗎?
第二十章 世界如此紛亂,現在是關心動物的合適時候嗎?
跋
鳴謝
作者簡介
曾琬淋,自小愛動物,卻仍偶會吃肉的彈性素食者,生活於吃肉者之中。經過多年思考和內心掙扎,發現此尷尬身份,正適合作為動物保護運動與大眾之間的溝通橋樑,便致力以寫作為動物發聲。日常主要以從事教育研究和教授粵語為生,同時亦為動物慈善機構擔任義務文字翻譯,譯文有〈動物產品的道德足印〉、〈公義、關懷和動物解放〉和〈中華文化中的動物〉等,主要見於《台灣動物之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