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近習與權臣──南宋的外戚與政治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黃純怡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03月01日
ISBN:978986478439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外戚權臣能在南宋的政治情境下產生,皇帝的角色至為重要。由於南宋君主在皇位的繼承過程中,常因無子而出現「養子」以為繼嗣的情形,或是因健康、性格、能力等原因,無法處理龐大的政務,而以腹心之臣,作為政事處理的代行者。因此,君主重用自己的親信,將之任命為閤門官、樞密都承旨等官職,成為近習之臣的重要職位。並透過使用「違法」(沒有經過中書門下)的政令:內批、御筆、白劄子等,繞過中書直接發表,既沒有朝臣論議,也沒有學士院起草頒行,以此遂行皇帝的意志,也讓近習有干政弄權的機會。因此,南宋的時空環境及權臣的個人能力等因素,才是形成南宋外戚權臣的產生原因。

 

韓侂冑、賈似道兩位外戚權臣,在皇權的絕對性之下,外戚身分無法杜絕他們被重用的事實,而外戚權臣能針對不同議題結合不同的士人合作,且能控制臺諌,以遂行政事的順利推行,這是他們身為外戚,卻能持續執政的原因。

 

本書藉由皇權、近習、權臣三者的錯綜複雜的關係,經由史料的論證與討論,能更彰顯南宋政治的特色。本書也希冀對過去學界在宋代外戚相關研究的欠缺,能有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