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

作者:林曉敏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04月16日
ISBN:9789888758159
促銷價$ 159.80
(原價$188.00)
收藏
優惠促銷
「一本」周年慶 2025-全店85折

簡介

遺美不止是懷舊,也是崇優。


用鏡頭拍下一刻,以文字書寫這秒,留住歷史,轉化成可觸摸的記憶。


 《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是一部攝影散文集。作者林曉敏親訪二十五間本土傳統老店,並在書中分為衣食住行四大章節,當中有不少屬於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手工藝、飲食文化,店舖例如:財記雀籠、何忠記白鐵、新藝城傘皇、東莞佬涼茶等,都是極具香港情懷,而又逐漸式微的店舖,值得一一細數店中的人情故事。


 此書探索城市裏消失中的美學,既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同時著重以非遺的「美」喚回大眾記憶,盼讀者好好珍惜當下。


 

本書特色


❖親訪二十五間香港老店舖,以文字和攝影留住歷史,內容豐富,具攝影美感。


❖特色拉頁香港老店地圖,供讀者按圖索驥。


❖收錄店舖的人情故事外,每篇均有歷史查考,豐富研究的深度。


❖封面用多種印刷工藝營造懷舊氣氛,提升紙本書的收藏價值。


❖隨書附線上有聲導賞旅程教學,及粵語、普通話有聲書試聽。


書評
(3)
寫書評
閱讀生活
(8)
評論 (0)
消逝中的尋常
推薦
不可避免的消逝老店、舊區總是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在香港這個地少人多的城市,社會發展對於土地的渴望從未消減,而除了填海、建立新發展區以外,舊區重建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土地供應來源。香港諸多舊區都不能逃避這個命運,而老店亦然。新舊交替是不可避免的規律,我們今天所謂的老店,有很多年的歷史,如書中提及的美華時裝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業,有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我們今人看來,這是一間老店。時間回到100年前,當這間今天的老店,當年的新店開幕時,在那個時期也應該有歷史更為悠久的老店。當年的新店變成老店,而當年的老店今又何在?隨着時代的交替,新舊易位,老店的消逝似乎變成了必然。俗語有云「富不過三代」,而老店的傳承似乎也逃不過這個命運,幾代之後便難覓傳人。如要逃離這一命運,從家族經營邁向集團經營似乎是這些老店的必由之路。不過,經過轉型後的這些老店,即便仍然保留其產品和招牌,但是仍可被定義為書中的老店嗎?君不見香港諸多品牌如:位元堂、李錦記、李眾勝堂,甚至是被收購的屈臣氏,雖然它們都似乎有着悠久的歷史,但是他們的經營方法、營銷手段和門店裝潢等,似乎與我們語境中老店的定義相差甚遠。既然消逝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便是留住老店的記憶,不讓它們消逝於歷史的洪流中。而這本書,用圖像和文字,去留住老店的記憶,而我們讀畢此書後也不妨跟着書中的香港老店地圖,按圖索驥去尋找舊香港的記憶。尋常又不尋常老店多為尋常店鋪,正如書中的店鋪分為:「衣飾儀容」、「飲食之味」、「日常起居」、「出行娛樂」,這些老店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買手錶可以去廣生表行,買鞋子可以去榮華鞋業;有點上火想買涼茶可以去東莞佬涼茶,買米買油可以去成興泰糧食;買砧板可以去永興祥砧板,買銅器可以去炳記銅器;下雨要買傘可以去新藝城傘皇,買麻將可以去金發麻雀。這些均能與一般百姓的尋常生活聯繫在一起。買手錶、喝涼茶等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而這些店鋪,堅持做尋常事,十年如一日,其中折射出它們堅韌不拔的工匠精神,這便是其尋常又不尋常之處。其衆多同業在時間的流逝下紛紛謝幕,而他們卻能流傳至今,其中原因值得深思。在探尋老店的路上,慢下來人們往往對一些潮流店鋪或者時髦之事趨之若鶩,但是卻忽略了身邊的事物。在緊湊的生活中,我們對身邊的事都是走馬看花。其實在我們居住的社區,也蘊藏着不同的人和事,只是我們往往把他們忽略了。正如路邊的小花,我們沒有留意並不代表它不存在。趁着探尋老店的契機,我們不妨如作者一樣,在社區漫步中慢下來,留意一下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社區,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也可有不一樣的發現。尋常的事物也可能帶來不一樣的風景。
一本閱讀報告2021
(1)
評論 (0)
屬於香港的老回憶
2020開設社交帳戶高達五萬人讚好!作者走訪二十五間傳統老店,以相機記錄回憶,輔以文字書寫有關老店的人情故事。
Chi
(0)
評論 (0)
值得推薦的老香港行業攝影散文集
在這些悠久的香港行業消失前,這本攝影散文集好好地記錄它們的痕跡;通過這些傳統行業的老師傅和他們的故事訪談,將香港一些獨有的文化帶進我們的生活,成爲我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另外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甚有心思,更令這書的珍藏價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