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和田秀樹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楊詠婷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仲間
2021年04月14日
ISBN:9789869892056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別把「憂鬱」當「失智」,錯過黃金治療期

在台灣,每5個老年人就約有1人罹患憂鬱症,

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審訂推薦


【你身邊的老人家,有這樣的狀況嗎?】

抱怨這疼那痛睡不好,卻找不到病因

食欲不振、倦怠無力,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情緒低落、悲觀消極,有時焦躁易怒

記性變差、恍神散漫,懷疑有人要陷害他  


→「上了年紀都會這樣吧,這也沒辦法……」

→「不會是失智了吧,這該怎麼辦?」

在以為這只是老化、或擔心已經失智之前,

我們或許該考慮另一種可能性——老年憂鬱症。


會老是自然,但憂鬱不該是應然。

老年憂鬱因症狀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視或誤解,

讓我們開始認識它、發現它,幫助身邊的長者穿越情緒黑潮,

這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相較於失智,憂鬱是盛行率更高、也很容易造成失能的老年病症。

老年人的自殺率高居各年齡層之冠,為平均值的2倍,而且多半是憂鬱所致;

失智症常會併發憂鬱,而老年憂鬱若未妥善治療,也可能成為失智症的前兆。


老年憂鬱症的主要成因,

是大腦退化的〈生理因素〉和承受失落體驗的〈心理因素〉交相作用的結果,

所幸只要及時給予適當的生理與心理治療,病況就會明顯改善。

老年精神科專業醫師和田秀樹,詳盡說明老年憂鬱症的身心病因和判別症狀,

並將其和失智、譫妄等老年認知障礙進行解說比較,同時提供主要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知識。

在「老老照護」漸已成形的台灣社會,

對於老年憂鬱症患者,以及擔負照顧責任的配偶伴侶或中壯年子女,

本書都希望給予必要的支持與指引,

為打造更友善的醫療、照顧和生活品質而努力,共創無憂老化。


【關於老年憂鬱症,你必須知道的事】

◎老年人不只會失智,也會憂鬱,只要開始老化,人人都是憂鬱症預備軍

◎老年憂鬱常以身體不適的症狀表現,也會有妄想、記憶衰退等認知障礙症狀

◎憂鬱症會引起「假性失智」,同樣是健忘,失智與憂鬱的差別在於「病識感」

◎老年憂鬱症對患者和照顧者的身心考驗,比失智症更為嚴苛

◎只要運用得當,藥物治療對老年憂鬱多有良好療效,無須抱持偏見與恐慌


【預防老年憂鬱症的基礎知識】

◎現在的老年人都比想像中年輕,不要輕易將憂鬱症狀概括為老化現象

◎「忍耐」會使人老化,無論幾歲都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

◎人際往來、照顧孫子、通訊軟體……讓老人家保有「現在還能做的事」

◎放下二分法思考和滿分主義,訓練自己容許灰色地帶的存在

◎享用美食,可預防情緒老化;保養臟器,對容貌和大腦都有助益

◎散步、運動、曬太陽,有意識地養成增加血清素的生活習慣

◎收集醫療資訊做好準備,找到「心靈的家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