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釘子到鐵剪刀--臺南壁鎖300年的華麗轉身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李志祥,許淑娟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蔚藍文化
2021年04月21日
ISBN:978986550430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穿梭在臺南老街區尋幽訪勝時,

你是否曾注意到有種造型奇特的鐵件附於老建物外壁上?

有的形狀像一把鐵製的大剪刀,

有的則是像一柄「如意」般攀附山牆上。


它是「壁鎖」,也被稱作「鐵鉸刀」,在傳統建築中不若山牆上的脊墜裝飾亮麗,而數百年來除了專業匠師外,知其真正作用者更是少之又少。


事實上,「壁鎖」是一種強化建築的構件,可溯源至1634年尼德蘭王國在臺南建成磚木結構之熱蘭遮城開始,後來又可能受到中國工匠及鐵釟鋦等鐵構件的影響,逐漸成為臺灣現存壁鎖的主要型態。從歷史文化角度而言,該物足以成為臺南建城四百年中,見證建築文化演變的重要文物之一。


本書作者爬梳了臺南的壁鎖歷史,就其功能與形制進行詳盡闡述,並親自踏查臺江內海及倒風內海現存壁鎖建物,細說各地壁鎖宅邸的特色與異同,揭開壁鎖神祕面紗之餘,也同時帶領讀者經歷了臺灣壁鎖的演化歷史。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