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島嶼,走進山海,走靜自己。」
一本沒有地名的旅行紀錄、一次直面孤獨的內心書寫
以前的我,覺得旅行是條無限延伸的線;
後來的我,認為旅行是個盈缺有時的圓;
現在的我逐漸明白,軌跡無法界定,更難以分類。
旅行真正的美,原來藏在故事情節。
那些勇敢的、脆弱的、絢爛的、平淡的片刻,都成為了我,也成就了我。
喧囂未平,徬徨仍在,而旅人依舊走著,沒有停下。
在路上經歷著旅行的形狀,尋找著自己的模樣。
▌大疫之年後,再推新作,以「未完成」概念發想
當整個世界因為疫情封鎖,當關乎夢想的道途都中斷,在紛紛擾擾的生活裡,帶上所有情緒,重新走進大自然,也通往自己的內心。
回顧2020,相信「未完成」是所有人共同歷經的情緒,「原定計畫生變」,以這樣的概念發想,陳浪寫出了一本「未完成」的書。
不同於以往以背包客視角出發敘寫旅程故事的單純旅行文學,這回陳浪希望帶領讀者走入「旅行作家」的創作過程。刻意拿掉旅行書寫裡的部分資訊:沒有地名、沒有景點介紹,讓這本作品與其說是「書」,反而更像一本記錄著途中風物及旅人心境的「札記」。使閱讀過程不僅僅是「看」,更可以參與補足缺失的資訊,使這本札記更完整、豐富。
七大章節的32篇短文,分別紀錄在台灣不同自然環境裡的旅程。
有冬雨綿綿的湖泊、海岸壯闊的離島、橫越森林的百年古道,還有荒漠裡傾頹的燈塔。透過這些並不遙遠,卻同樣精彩的旅程,重新找回生活失去的色彩,也拾回自己的形狀。
這次,讓所有旅人決定這本作品的形狀。
它既能是書,也能是札記,也可以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旅行作家的心情隨筆。
▌讓照片說話,反思社群媒體現象
近年來隨著網路媒體愈趨發達,旅行的門檻或許降低,但人們也更容易受到社群媒體的制約。無數網紅景點的誕生,不僅替山林海洋帶來不必要的嘈雜和想像,也使得我們愈來愈不懂得為「自己」旅行--我們的旅行,更多時候只是複製他人的建議,重走別人的旅途。
不同於以往作品,影像僅作為文字情緒的輔佐,這回讓照片和文字一比一地呈現,放大其角色,也拿掉圖說,讓影像能夠訴說自己的故事。
或許,在這樣一個喧囂難平的時代,我們都該讓事物回歸最初的模樣。讓山只是山,海只是海,而旅人,也只是單純熱愛,渴望探索的旅人。
▌「寂寞不是本意,時間卻選擇讓我成為孤獨的人。」
「Into Solitude」,Solitude意謂著獨處,卻不代表孤獨。
有時刻意地讓自己隻身地踏上旅程,是能更好地和自己對話的方法。
即便沒有人喜歡,但孤獨卻是人生必經的情緒。當世界因為疫情封鎖之際,人們比起以往更需要懂得如何和自己相處。
新作雖然以孤獨為題,但更多故事則是自我療傷--關於旅人如何面對自己的孤獨,帶上它,並珍惜它,重新面對雖然未完成,而依然絢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