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不單是一個故事,是有血有淚、真實的作者個人經歷。莉旖在家裏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童年時受到哥哥虐打、非禮,而父母卻以縱容的態度,對之視若無睹。中三時更被從交流團認識的團友侵犯,但父母卻不信任自己的女兒,只有學校的吳老師從中幫助。面對家中的冷嘲熱諷,莉旖開始𠝹手、嘗試自殺,然而吳老師卻不願意承擔學生自殺的風險而不再負責莉旖的個案,讓莉旖失去依靠。她再也不能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離家出走。莉旖的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她日後與異性的關係及對兩性的價值觀。
她深知要將過去的不幸作一個終結,選擇把她痛苦的成長經歷寫成書本,我相信這個過程必定給她帶來莫大的痛楚,因為一字一句都會將那些痛苦的經歷重現眼前。但是,她竟然做到了!
前東華三院區域主任
甘綺玲
很欣賞作者在面對不斷的困局時,她能作出回應。雖然回應未必有成效,而作者亦由反抗、到短暫放棄、麻木、自殘;但她的生命力,令她能倖存,現在更能面對過去(及現在)踏出自療的步伐!
香港伍倫貢學院
社會科學院首席講師
盧慧貞
若不是過度創傷造成的後遺,文字本來不打算如此厚重又寫實地呈現。我們到底要活得像他人預期的自己,還是要活得像自己,大概本書將有獨有的答案。作者把自傷的存在訴諸大眾,除了作為自我療癒的途徑,亦有替相同經歷者提供出口的企圖。文字本不為自憐,也不因控訴,只屬真實而直白地面向自己的從前和將來,就像試圖找及命定中的彼邦般,在自我觀照中重新塑造新的自己。
香港作家
陳志堅
作者簡介
陳麗儀,生於199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修讀文學士(中文教育)及教育學士。現為中學中文老師。從小喜歡閱讀,也相信文字有治癒的能力。因童年經歷而患上創傷後遺症,透過寫作一步步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