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原名《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韻文,周興嗣奉梁武帝之命編撰。它既是啟蒙識字教材,又是習書法的垯本。作為影響廣遠的蒙學經典,還被翻譯為日文、英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傳播到了世界各地。不管《千字文》有多麼深厚的文化積澱,其基本目的還是識字第一。要讀懂蒙學經典,學會並使用通用漢字,必須瞭解文字的構形理據,用六書理論來分析字形,以明構字表詞的原本意義。《千字文解字釋義》共分四個板塊:帶拼音的原文、現代漢語譯文、對原文的串講、解字,而重點是解析《千字文》1000字的構字理據及其詞義系統,涉及近500個構字部件(獨體文)的形體分析,《說文》540部首所釋字根基本得以覆蓋。最後製作了單字的音序索引。全書實際解字2000字左右,可適應中小學語文課程和社會上有關愛好者的識字解字需要。因此,《千字文解字釋義》實際上是學習通用漢字的基礎教材。